基督的整个奥迹,从降生为人直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至复活,成了医治人和圣化人的力量,这是改变人的力量,使我们成为新的受造物,向天主开放自己。为此,与道德主义比起来,基督信仰多得多,两者不可同日语”。
这主要是没有学过,希望在这方面多多练习多化功夫,同样也能为福传献上一份厚礼。
教宗呼吁我们通过福音场景默观爱的具象化:1)全然的关注:耶稣“全心关注人、人的忧虑和痛苦”,祂是“厄玛奴耳”,亲近生活的破碎。2)无条件的友谊:“祂将我们当作朋友,显示天主的亲近、怜悯和温柔”。
正如教会圣堂的建筑、器皿与圣像,都有其圣化意义。四、关于人民的响应问7:以色列子民如何回应梅瑟的呼吁?
这就是依撒格说的‘天主自会照料’的结果,也是祈祷赐给的恩典。第二个是在痛苦中祈祷的故事。
教宗还说,理解宇宙泛神论较为容易,因为我们抗拒转变,保禄这样说:‘我们将要被改变,我们的身体全要被改变’(参:格前十五51-52)。
我们在各方面受到磨难,却没有被困住;被迫害,却没有被舍去;被打倒,却没有丧亡;身上时常带着耶稣的死状,为使耶稣的生活也彰显在我们身上(格后4:8-10)。
发现者是居住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巴顿鲁格(BatonRouge)的HaiNguyen先生,他在花园修剪花草时,一抬头赫然见到庭院中的圣母玛利亚雕像,头部不停冒出类似血迹的红色液体。
但是献身生活好比保存在瓦器中的宝贝(格后4:7),需要珍惜和呵护,所以教区倡导献身生活人员彼此祈祷,好能彼此协助背负重担(迦6:2);同时,邀请众信友为献身人员祈祷,以祈祷为献身生活做护卫,并通过奉献+
耶稣的众门徒和圣史们也和保禄一样,都宣讲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格前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