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历史向我们显示,活泼的信德和敌对的宗教迫害是基督徒在第一个千年的明显标志;第二个千年来临时,强烈的神学争论和逐步形成的分裂成了其标记:1054年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东西方教会的大分裂;稍后——大约500

十二宗徒的下落
2014-06-20

对教会职务的重要性:所谓教会的宗徒,意即在宗徒信仰和在宗徒职务上的连续性。

满怀期望与喜乐的等待
2011-12-05

例如,第七世纪的一个礼书所列的有关的经书和福音读经从圣诞节前夕开始,到以末世的读经——最后审判,基督君王,和其他有关宣示基督第二次来临的——做结束的。

看耶稣如何传福音
2012-05-08

因为一个灵魂对十字架上耶稣基督救恩的渴望,来自于对自己罪的清楚认识;一个灵魂对信靠耶稣的需要,来自于对自己无能的全然承认。我们传福音,就是依靠圣神,使对方产生这样的渴望,发现这样的需要。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世界传教节文告
2013-02-26

暴力呈现在个人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贫困压制着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歧视、有时甚至是种族、文化和宗教因素的迫害,迫使许多人逃离他们的家园,到异地寻求避难所和保护;当科技进步不再以人的尊严和利益为最终目标、也不再恪守互助发展的秩序时

2013信德杯《天主教教理》有奖知识竞赛来信选登
2013-04-25

希望信德以后多多举办一些参与、互动性更强的活动。河北石家庄李文敏:希望信德能经常为我们准备类似的信仰大餐,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更好地走天国之路。

也来谈福传
2006-01-30

这种信仰动机不纯,很难将人与天主的关系上升到超层面。这种现象在50年代之前非常普遍,给教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2、不进行培育的福传。人与人之间先有认识才会有相爱,人与信仰也有同样的道理。

中国社会的世俗化之路、对于天主教会的冲击以及救赎
2015-11-18

2.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中的世俗化基因  人是一个宗教的事物,只要人类(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还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需要,宗教就有充分的生存基础。

圣人们对圣母的认知与赞颂
2016-09-18

——圣若翰·维雅内St.JohnBaptistMaryVianney1859年(8月4日)  谁若想要知道天主之爱的奥秘和耶稣隐藏的天性德能,必须透过玛利亚无玷圣心这面明镜来研究它们

一次见证救主慈悲的心灵之旅
2016-12-10

并穿过了大殿的慈悲圣门,圣母领报大殿的走廊上有几十幅世界各国家民族的圣母画像,(后来朝觐的天主经教堂和圣母往见教堂的墙上都有各种文字版本的天主经及赞主曲,一方面显示了圣地的至圣,另一方面也昭示着天主教会的普世与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