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窄窄的小街,街两旁生长着参天的槐树,粗粗的深色的树身,不知已有多少年轮,在街边排开,如伞如盖。从酷热的阳光下走进这里,顿觉荫凉怡人。槐树下,一幢幢整齐的砖瓦房,沿街而建。
里面除了陈列着各种版本的圣经与宣传天主教义的书本外,还陈列着大批的其它西方书籍,以开放的形式,任由人们参观阅览。
作者简介:李景玺,西安教区神父,德国圣奥古斯丁神哲学院神学博士。目前在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任副院长兼教务长,同时教授信理神学。
概论:在中国大陆的天主教会中,大部分的女修会团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应本地教会(教区)的复苏(再生)和需要而创立或复建的。
虽然二者的关系是密切的,但是在这里,生命特别强调的是精神生命,一定要让其发光发热,带给别人幸福。如此,人的生死都是具有意义的。
这对一个社会甚至国家的长远发展是理想的吗?试想把国家放在一羣只求经济效益和功名利禄,不谈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人手中,这国家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呢?在这些地方生活的人们的心灵素质及精神面貌会是优良的吗?
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选了福音中的这段话耶稣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玛9:36),作为今年四旬期文告的主题。在这个观点下,我愿先反省一个在今天常受争议的议题:发展的问题。
在此逾越奥迹真理的启迪下,教会知道,如果要促进完全的发展,那么,我们自己注视人类的「眼光」,应该相当于基督的眼光。事实上,响应人民物质和社会的需要,以及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二者不可能分开。
而一个人如果不积极也不会快乐的,没用也不会快乐的,所以当你积极并且有用的时候才会快乐,三个是连在一起的。要善待天主给人类的最宝贵的东西。重要的是活一个有意义快乐的生命,做一个快乐的人。
耶稣的告诫你们去揭示了不断更新的教会福传事业的景象与挑战。在其中,我们所有人都蒙召用生活的见证宣讲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