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社会教义与中国社会和教会——从《教会社会教义纲要》说起(概要)一、《教会社会教义纲要》的内容和意义2004年,梵蒂冈官方正式出版了一部严肃厚重的文献《教会社会教义纲要》,系统地展现出天主教社会教义的基础
这是中国第一个官方文艺团体在梵蒂冈城亮相,也是教宗第一次在梵蒂冈城观看中国艺术家的表演,双方的第一次意义非凡,被看做是一次“文化破冰之旅”。1966年建成的保罗六世礼堂位于圣彼得大教堂的旁边。
按照新准则,教会权威将不再对一种现象的超自然性作出官方界定,而是从教义和牧灵的角度来评估其传播所产生的结果。
这样,中国宗教界收养机构及其收养的孤残弃婴数量首次通过官方渠道得以曝光。多年来通过收养孤残弃婴而默默无闻地为国家政府分忧解难的宗教界人士的身影也逐渐清晰地出现在中国社会及世人面前。
同时农历初八,一批伪装坭胶运往广州圣教书楼的枪械被海关查获,这时官方知道了革命党中有不少是基督徒,一些牧师亦是革命党,教堂也是其重要的根据地。
目前教会的立场是没有禁止,教友们可以以私人的身份去(默主歌耶),教会也鼓励一些神父以牧灵的目的陪伴朝圣团前去,但是不能有官方的朝圣团。圣母每次通过神视者发布的信息都是关于哪方面的?
在他看来,中国官方已经承认我们传来一个友善的宗教(教义),虽然他们(中国官方)有很优越的地位,但他们很尊敬我们。高一志的话反映出耶稣会士曾一度得到了许多中国官员和儒家学者的认同与支持。
摘自香港教区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员会网页
首先,关于这篇新闻的标题,根据梵蒂冈电台的网页,对教宗当天讲道不同语言有不同的报道标题。
.:+49-761-200-396进德公益的银行信息:参见进德公益网页http://www.jinde.org/Donat/Donation/yinhang.html附二:关于进德公益有接受海外捐献物资和捐款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