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教宗国”特别强调主教和神父的世俗权利,以及今天的以权利衡量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社会潮流,有些人,甚至包括个别的主教和神父们,忽视了主耶稣所赐给的“圣事性权力”,忽视圣事的虔诚与神圣,忽视赦免人的罪的服务
在许多地方,每年在将临期会举行堂区性的修和圣事,邀请附近的神父们前来帮助教友们通过圣事清理自己的生命,再次被主耶稣的恩宠所圣化,准备以新的生命庆祝即将来临的圣诞佳节。
洗者若翰不仅呼吁当时的人接受悔改的洗礼,更指出了每个人和整个民族的罪恶,以及即将遭到清除性的惩罚。罪恶就好像“瘟疫”,不仅会伤害个人和民族的肌体,而且会在人们的无意识中悄然传播,而且变异更毒。
天主通过圣事性的方式,将主教(教宗)和神父祝圣后,成为天主临在于人间的特别方式。
在禧年的恩宠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段启示的三层深意:基督救赎工程的圆满性、天人关系的新突破,以及教会作为“天父子女”的使命。
很多家庭中的父亲们,在若瑟身上发现了父性关怀和警醒的化身;也是择偶的一个完美表率,充满爱、平安和对婚姻的忠诚;同时,少女们在他身上找到了正直无暇的模范和守护者。
1215年,拉特朗大公会议宣告任何修会都应采取这种方式的管理制度。
可敬教宗本笃十六世钦定2012年10月11日-2013年11月24日(普世君王节)为信德年,率普世教会积极向信德努力;并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50周年(1962年10月11日-2012年10月11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认为,今天的人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意识形态中,人们不再用静态的目光去审视一切,而是用动态及进化的观念来定义一切,认为一切都处于变动与进步之中。[同上,页72。]
司祭们亲身体验并目睹了巴比伦帝国的繁荣,波斯帝国鼎盛,及其对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的包容,开阔了胸怀,拓宽了视野,拥有了普世性观念和宇宙性救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