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缺少上文2号所提到的礼仪宪章和法典所要求的礼仪教育和训练。责任不在单个神职人员本人身上,而在修院、在主教。因为修院不设礼仪课,主教不去过问。
今天,欧美的小修院都消失了,而我们那边还在兴办相当于高中教育程度的小修院。我在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处境中的圣召观念是否也会经历一场变革?或者干脆说中国会有修院圣召的入学危机吗?
每一个团体都应该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见证,目的是使每一个人更意识到充分重视和平真理的需要。同时我也要求大家多祈祷,因为最重要的是,和平是天主所赐的礼物,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恳求这恩赐。
像你所知道的,我受十八年的天主教教育,在天主教慈善机构里当职员或义工26年,并且参加了无数次的专题讨论会,几乎每一个有关教会工作和社会工作的主题会议我都参加过。然而你提出的问题却使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你们拥有完全不同的命运和家庭,完全不同的教育。根据平行宇宙的理论,现实中的你做出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出现一种结果,也都会在不同的平行世界反应出来。
今天我们回顾中国佛教界的这段既学佛又杀贼的历史,既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也是对宗教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反思,对今天在宗教领域所开展的统一战线工作也会有诸多有益的启示。
还有一些领域,虽属教会工作的优势,却因种种原因不能进入。中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相应地也应是一个慈善大国,中国教会更应在这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督徒须改变某些由来已久的对非基督徒和无信仰者的态度。
这使教会获得新体验、扩阔了共融的领域,并在牧者们的指导下,得以整合那些以宣扬福音为目标的神恩和召叫,使之更符合今天福传上的需要。教宗方济各在上任之初,便提及「创意」的重要性。
我妈妈从小所受的信仰教育比较多。家人常对他说:离开天主可不行。他至今牢记心中。1980-1985年,20多岁的白万庆先后跟着两位老神父传教,他骑着自行车带着老神父走村串户。
在这一点,是必须要有效力的政策去推动手足之情这原理,确保那些人民──在尊严上是平等的,并有同样的基本人权──得到资金、服务、教育资源、健康照护和科技上的福利,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表达和实现他或她的生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