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他所提到的圣洗圣事说:“在圣洗圣事中完成的是:我们重新穿上基督,他把他的衣裳赐给我们,他的衣裳不是外在的东西。因着圣洗我们与他进入生命存在的共融,他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彼此交流会合。
这种邪恶,有明显的外在表现:骄傲人是傲慢的,他有一个“执拗的脖子”,也就是说,他常梗着脖子,不屈服。他很容易轻蔑地判断他人:无缘无故他对别人做出不可改变的论断,在他看来,别人是无可救药的愚钝和无能。
身体追求的是外在的享受,灵魂追求的却是做人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圣洗圣事我们知道,我们所有的正当工作都是一种圣召。神父和修女有圣召,每一位基督徒都有圣召。
修道生活外表看,当然是清苦或不太近人情,然而修道生活是以天主为中心,当我们拥有天主的生命时,外在的清苦生活不会影响到献身生活的喜乐。当然,圣召的吸引是一个奥秘。
我们不再靠外在的显现来确认祂的存在,而是因信住在祂里面。在这条信仰的旅途中,我们都会经历“看不见”的时刻。
上主的祝福:真正的顺利并不在于外在的环境好坏,而在于天主的同在与恩宠。创世纪第40章问答1.问:法郎为什么将司酒长和司厨长关进监狱?答:因为他们得罪了埃及王法郎,法郎发怒,将他们囚禁起来。
有一天戎修女在祈祷中突然领悟到:所谓的净土不是外在的人、地、事、物能给的,只有自己的心才能提供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俗话所说的,境由心造。
梅瑟强调:上主的法律不是遥远的智慧,它不需要外在寻求,已在启示中交付。灵修意义:这句话表达了启示的可及性(accessibilitasrevelationis)。
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分别就可以明白,外在的东西能使一个人“高兴”,而只有一个人或者超越人的神才能使人“喜乐”。
起初,人们将之理解为解放,从父权中解放,从代表外在强加法律的父亲,从好似子女幸福监察官、青年解放和自主障碍的父亲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