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河北:邢台教区举办音乐交流会,纪念李振邦神父诞辰90周年
2013-11-29

此外,贾神父还指出,李神父的作品语言大众化,朴实的中文用词,曲调简单易学,易使大众接受。他的作品流传甚广,不仅在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乃至大陆和海外华人礼仪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徐家汇藏书楼创办简史
2003-02-12

费神父先在上海和南京花了两年时间学习中文。在1870-1877年间,他曾为修道院修生执教数学和物理。此后,他在上海徐家汇一连13年从事写作,图书管理,教区统计,圣事记录,主教视察记述,年鉴编制等工作。

西儒利玛窦墓(二)
2004-05-14

他用中文写作《通天该》,此书是用七言古诗形式书写,全书写了四百二十句诗,显示出他汉语功夫的深湛。他又亲手制造了地球仪、浑天仪、日晷,把西方的天文仪器介绍到中国。利玛窦还把地理学介绍到我国。

缅怀白柳诚一枢机
2010-01-04

荣休后的白柳枢机独享“静观自得”的乐趣[page]当听说中国基层教会需要简体字横排版的中文感恩祭典时,白柳诚一枢机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百年之际,让我们重温改变中国教会命运的《夫至大》宗座牧函(上)
2019-11-30

当年八十高龄的马相伯先生,将之译为典雅的文言中文。首句“夫至大至圣之任务……”前三字遂成为该宗座牧函的中文名称。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6-06-17

由此可知天主教中文的天主二字,是当年西方传教士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的两个汉字,并赋予其全新含义,借以表达其信仰中的至高全能者Deus。其实关于天主教至高者的中文译名问题,在中国并非一帆风顺。

缅怀国际友人翁德光神父Fr. Larry Lewis MM(中)
2024-12-19

这个口头禅是他在初学中文时学会的,难堪时可以缓解气氛。张口就来的口头禅也再现了他不拘小节,豪爽但又细心关照别人的性情。

在音乐中与主密谈
2011-10-13

费利蒙华人教友团体参与主日弥撒时,在圣道礼中,本来最能体现教友主动参与礼仪的答唱咏部分,大家多是采用念的方式,即使是唱,其所用的曲子也是以美国当地教会音乐居多,只不过是把英文翻译为中文来用罢了。

我的良师益友——尹白夫妇
2021-11-16

他会中文,尽管不是很好,但是已足以让我们沟通;我有些想法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时,我会用中文写给他,他很快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并加以交流。

关于利玛窦我们还能知道多少?
2007-12-03

《交友论》是利玛窦用中文写的第一部书  在启程前往上海之前,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教授路易吉.利奇把一摞利玛窦神父(MatteoRicci,1552年—1610年)的著作《交友论》放进了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