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的谢主曲是第一个获得圆满救赎的人类发出的天主颂扬(路加福音1:46-56)。颂扬不仅是个体的,也是与教会一起庆祝,是在公共礼仪中表达。
是的,他早已是我的托附与心的归宿,他早已以爱来注视了我,我在无花果树下时,他已看见了我,纵使那时我还不认识他,这份爱使我的内心洋溢着深深的不可言喻的喜乐,我想起了谢主曲上的几句话“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灵欢跃于我的救主天主
诵念垂怜曲和奉献饼酒及天主经后的两段经文时底气十足,还充满激情地念集祷经、颂谢词,成圣体经、祝平安礼,有条不紊,声音洪亮。(天主经后的两端经还可以不看经本而一气诵念下来。)
背景:《箴言》和《玛利亚赞主曲》都有类似教导(箴16:18;路1:52)。耶稣多次教导“谁愿为大,就要作众人的仆人”(谷10:43)。
亲爱的青年们,神贫的玛利亚的谢主曲,同样也是生活真福之人的赞歌。福音的喜乐产生于贫穷的心灵,此心灵就像童贞圣母的心灵一样,懂得喜悦,并因天主的化工而赞叹,因此,万世万代都称她为有福者(参路1,48)。
上午9点在悦耳的进堂曲中,辅祭人员手持香炉高举十字架主教神父跟随在后,进入圣殿举行弥撒圣祭。
所以,庆祝神圣奥迹时,教会常想起那位唱出「赞主曲」(Magnificat)的贞女玛利亚。在玛利亚身上,「就像在一幅清晰的影像上,教会欣然瞻仰着她自己所期望完全达成的境界」(《礼仪宪章》103)。
每年的复活节前,清朝康熙帝的《十架颂》这首诗,都会成为新教议论的热潮,还有人普了曲歌唱。
第二年三月过上巳节时,他与李蒙、裴士南、梁褒等十几个狐朋狗友,在曲江中划船,并与长安城里选取的乐人和歌妓,纵情遂欲,忘乎所以。正当酣放自若的时候,船翻入江中,李捎云等全被淹死。
如同圣母在《谢主曲》中所说:“他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路1:48)。这也是许多圣人(如小德兰)所活出的“灵性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