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时代,耶稣强调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及其价值:如他平息风浪(谷4:39;6:51),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他与野兽也能和平相处(谷1:13)。
想到这里,我们便发现自己的生活离新约圣经所揭示的新意有多么远;也会发现我们为人类做的爱的榜样是多么地少。于是,我们亏欠人类的是为基督的真理的可信性作证,基督的真理是爱”。
在新约中,在个人跟随基督的选择和信徒团体教会的存在之间没有任何分割,更谈不上有什么矛盾了。在致哥罗森人书信中,圣保禄让我们在初期基督徒的生活中看到了同样的情况。
新约中《伯多禄前书》和《伯多禄后书》是以伯多禄的名义写的两封公函,而且是发自罗马。“巴比伦的教会”(伯前5:13):巴比伦是幼发拉底河边的名城,此指罗马教会(参看默17:1-9;18:10-21)。
玛窦以“亚巴郎之子达味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族谱”(玛1:1)开始祂的福音,也开始整部《新约圣经》。这是一份希伯来圣经中已有的人名清单,以显示历史的真实性和人类生活的真实性。
三、牧羊人在新约中对耶稣的描绘 到耶稣时代(新约)自然而然地有许多经文来描写耶稣是怎样的一位人物。特别富有象征意义的描述耶稣是善牧。而耶稣自己也曾讲过“我是善牧”。
后来田炜帅成了弥撒中的读经员,每天晚祷时给教友们读一章新约,也为教友们读《圣月》。1995年进备修院时,他已经读了好几遍新约。
在新约中关于喜乐、欢笑的记载也很多。很多旧约的章节指出人们并非期待一个严肃的默西亚。他们认为当默西亚到来之时,他不仅带来和平、治疗及救恩,也带来喜乐。
记得在康复医院时,陈志江神父堂区的一位台湾教友经常来探望我,为我祈祷,还送给了我一本《新约圣经》。现在想想,我那时也是靠着《圣经》坚持了下来。
枢机礼服、礼冠从新约和早期的教会文献可以得知,早期的教会只有简单的地方教会组织,每个地方教会(教区)的首领就是当地的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