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已成为了一带一路上链接中西方的现代利玛窦,他对中华文化的景仰和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厚谊,弥足珍贵。
近代以来,中西方交流是一大方面,传教士带动中国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的教育和女子解放,纠正各种不良行为,如缠足、鸦片,对中国民族民风的改良贡献很大。
2009年5月,在他的家乡马切拉塔开展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系列活动时,教宗本笃十六在致马切拉塔教区主教的一封信中称赞“深刻的信念和卓越的文化科学才华”,是多年来支撑利玛窦神父在中西方之间开展交流并使福音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的力量之源
“1500年至1800年间的交往,是中西方共同的文化遗产。尤其对西方来说,应该学习利玛窦和而不同的‘合儒’精神,特别是面对逐渐发展的中国的时候。”张西平对中新社记者说。
当今世界称赞利玛窦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锋。当今教宗盛赞利玛窦是中国福传的典范。
教皇在信中称赞,“深刻的信念和卓越的文化科学才华”是多年来支撑利玛窦在中西方之间开展交流并使福音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的力量之源。一些中国城市的街道以利玛窦的名字命名,向这位西方传教士表达敬意。
这说明了中西方宗教传教方式的不同,而天主教似乎更接近市民百姓。
昔日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曾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那么,今日耶稣会出身的教宗方济各早已成为了“一带一路”上链接中西方的现代利玛窦。
昔日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曾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那么,今日耶稣会出身的教宗方济各早已成为了一带一路上链接中西方的现代利玛窦。
在人的尊贵和人格的尊严上中西方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在《孝经》第九章,当曾子问老师“什么才是圣人的德行?”,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