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2016-11-22 10:45:41 作者:信德编辑部 来源:信德网
11月22-23日,以“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为主题的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研讨会围绕“宗教对话”、“新地缘政治”、“一带一路”、“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四个议题展开讨论。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原道交流学会和信德文化学会联合举办。
研讨会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教授认为,“通过研讨,使研究的主题,在对话中不断延伸和深入,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宗教,增进政界、学界、教界之间相互认知和理解,发挥宗教界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杨慧林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指出:“历史中的基督教在逆境中的发展往往是其常态,其影响当代世界的神学之一就是‘希望神学’。……基督宗教突破在中国的发展及认知困境需要抓住当前的一些重要机遇,有所作为。”他同时认为:“中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基督宗教的中国化给基督宗教带来了积极参与、贡献智慧的机遇。”
卓新平所长
香港原道交流学会蔡惠民神父对“基督宗教”、“中国社会”、“宗教与政治”等关键词做了深入的解读。他指出,宗教是帮助人类跨越自己走向他人的桥梁。宗教境界越高的信徒,其胸怀必越包容。最后,他转达了香港教区主教汤汉枢机对研讨会的关心、问候和美好地祝愿。
蔡慧民神父
河北信德文化学会张士江神父指出,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复杂,面对“中国威胁论”,唯有教宗方济各力排众议,敦促国际社会不要害怕中国的崛起。教宗方济各已成为了“一带一路”上链接中西方的现代利玛窦,他对中华文化的景仰和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厚谊,弥足珍贵。张神父同时强调:无论“中国梦”,还是“一带一路”,抑或“核心价值观”都是习近平主席伟大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新举措、新构想。宗教界要发挥自身优势作用,积极贡献国家和人民。
张士江神父
国际秩序与宗教对话:
宗教对话议题是本次研讨会上受学界、教界和政界欢迎、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之一。研讨既从国内外的学术层面和宗教团体自身层面,也从政教层面以及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层面同时展开。对话这个题目几乎从始至终贯穿本届研讨会场上和场下的讨论及交流之中。
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从现象观察(宗教何以成为全球问题)、学术反思(如何深描宗教现象)、问题意识(宗教对话难题何在)三个维度及问题,分析了宗教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中国宗教在世界、天主教在中国应扮演的角色。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晏可佳所长形容宗教界内部对话和学术界宗教对话犹如两条平行的铁轨一般。前些年一批知识分子在讨论宗教是否是人民的精神“鸦片”的过程中在国内开启了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对话、宗教与社会的对话。
香港华仁书院周守仁神父认为,那种“彼此尊重”和“对等的伙伴关系”及尊重双方的“核心利益”的对话非常重要,是对话的基础。同时,神学也是可以从后现代的资源去重新反思自己或反思整个世界的。
在开幕式上卓新平教授指出,世界基督宗教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对话至少已有半个世纪的经验。讨论期间,香港陈剑光牧师认为香港六大宗教团体的对话经验,属于宗教团体之间的自发行为。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中心韩德力神父指出,梵二大公会议后,教会非常重视对话,开展了包括与无神论者的对话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对话。中央统战部二局前任局长赵学义先生回忆国内政教双方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对话情况时说,中央统战部和有关部门曾多次邀请五大宗教团体领袖赵朴初、丁光训等一起坐下来,平等对话,讨论内容包括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
多位与会人士认为,宗教对话要激发宗教信仰者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从封闭、自恋、胆怯的状态走向开放,做与社会人群积极相遇的团体。
在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教授指出,会议中“宗教对话”一直是一个核心词。正如教宗所说:“对话并非意味着双方相互妥协,对话就是承认差异,然后在差异当中同行。”因此对话是整个世界、整个教会应该分享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质。在所有对话中希望用我们的方式参与,让问题得到解决,让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既是神学的期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
新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一带一路”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博士系统地分析介绍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组织与机构的定位、差异与关系,使大家对天主教会的中枢权力机构有了更系统的理解。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中心韩德力神父从信仰层面回应指出:“教会使命就是传播爱的福音,鼓励人以爱为生活的方式。耶稣选十二门徒,并拣选了第一位教宗,他领导的是信仰人群,信仰的核心是爱人如己,服务社会。”
中国天主教神学委员会谭立铸博士以“地缘政治之外:在难民(移民)中的天主教”为题,对难民(移民)的政治理解和现状,及教宗方济各2016年的言行进行反省,认为“难民(移民)的问题其实使我们自己,使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互相依存的状态,让我们重新反思西方现有的政治观念和制度。”
在新地缘政治格局下的“一带一路”战略是本届研讨会讨论的话题之一。上海天主教德语团体柏寒夕神父、香港浸信会大学谭翼辉博士,阐述了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中所涉及的巨大的经济和基础设施计划,从更进一步的意义层面上说,“一带一路”战略也带来了宗教和神学层面的蕴意。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名誉研究员陈剑光牧师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着众多宗教,面对着很多与宗教有关的挑战。周守仁神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必将为中国与沿边一带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创造机会。不过,这些新的合作方式无法避免文化、意识形态、法律、政治,甚至宗教冲突的挑战。”面对一些可能出现的失误,陈剑光牧师认为,“台湾、香港等地宗教‘走出去’的经验值得大陆宗教界借鉴。”
会场一角
来自国内外的70多位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香港中联办、河北和邢台等地民宗部门的荣休和现任等政界领导、大学、社科研究机构学者专家等学界朋友和基督新教、天主教界的神长教友及学者为代表的教界及媒体界的朋友参加研讨。
部分与会者合影留念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香港原道交流学会和南京教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