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年,若望从流放地帕特摩海岛回到小亚细亚的厄弗所城,在那里继续传讲耶稣的生平和思想。其时他已近90高龄,年迈体衰,只能请人抬到聚会之处。每次讲道都要说:孩子们,你们要彼此相爱!
(参阅弗4:15)7、享受不抱怨(EnjoywithoutComplaint)。人在生活中,常常会陷入抱怨的漩涡。妻子抱怨丈夫,父母抱怨孩子,学生抱怨老师,老板抱怨下属。
一九一O年十一月十六日,威尔加拉神父出生在意大利阿威尔萨的弗拉塔马焦雷。一九二九年,在耶稣会小修院完成学业后加入了蒙萨的宗座外方传教会修道院。一九三二年行剪发礼、从阿威尔萨教区主教手中领受最低执事品。
因为教会的根源是宗徒,是被建筑在宗徒基础上的(弗2;20),她的教导来自宗徒:她的圣化、管理等架构,直到耶稣再来,都是由与伯多禄继承人共融的宗徒继承人主教们来执行(简编174)。
他在欧洲名大学弗里堡(FribourgonSuigge)攻读哲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古籍中的天道观》,副题是:借考古的新发现探讨神的名称、存在和本质。
慈悲火焰的历史于2002年8月17日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奉献瓦盖弗尼基慈悲天主朝圣堂时开始,2003年12月16日,先教宗在他寓所的小圣堂中祝圣了一个火炬,将之称为“慈悲的火焰”,点燃了波兰和其它国家的圣堂与教会社团中其它的蜡烛
431年,厄弗所(Eph-esus)大公会议宣布圣母为天主之母;开会期间,圣亚历山大·启禄曾大力促成,功不可没。440-461年,圣母圣名正式列入弥撒中。
教会的目的是准确地将教会的宗徒和牧民使命清楚地阐明出来,并以福音真理的光辉,引导所有的人寻求和接受基督的爱,这爱超越一切(参阅弗3:19)。
(弗3:20)因为教会是天主的工程。现在你若去靖边县毛团村,在教堂附近会看到许多神父的墓碑。当年,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的荒漠、高原,最后又埋葬在这里,他们为了什么?
4、认罪而悔改,人的软弱在本性中彰显,唯有赖十字架耶稣的救恩,善度超性生活,即脱去旧人,穿上新人基督(弗4:23),摆脱罪恶生活如荡子回头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