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肋米亚先知书》说:听!在辣玛有叹息声,酸辛哭泣;辣黑耳悲悼自己的儿子,不愿受安慰,因为他们已不存在了!(耶31:15)圣史玛窦也引述了这段话(玛2:16-18)。
我错了,是我的罪恶把你钉在十字架上,是我用长枪刺透了你的肋旁,是我把茨冠戴在了你的头上。主啊!我是个大罪人,我眼瞎了,耳聋了,心硬了。
圣女小德肋撒在神视中曾看到下地狱的人就像雪片那么多,而我们这些追随基督的人又怎能对此惨痛现象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呢?
(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18)教宗本笃十六世二00七年一月二十四日圣方济各·撒肋爵纪念日发自梵蒂冈
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是一个宣报:它是一件大事,一件发生过的事,这件事让可信的证人在纳匝肋的耶稣这个人身上看到、听到、触摸到了!
教宗说:这是教会走过的一段旅程,有喜悦和光明的时刻,也有不易的时候;我感到如同圣伯多禄和宗徒们在加肋利亚湖上乘船行进那样:在教会的整个历史中,上主给了我们许多阳光普照和微风吹拂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捕的鱼很充裕
自唱进堂咏开始,或当主祭步向祭台时,直到念完集祷经止;福音前唱阿肋路亚时;恭读福音时;念信经与信友祷词时;自献礼经前的引言各位兄弟姊妹,请你们祈祷……颂谢词、领圣体后经及降福时站立
(参路23:43)玛利亚·玛达肋纳是当时有名的罪妇,如果按她生活的习性,她应该是千夫所指,罪大恶极的女人。但耶稣没有放弃她,却让她接受真理,幡然悔改,跟随了耶稣,最后修炼成了伟大的圣人。
斯卡尔法里自称是一个多年的非信徒,现在却有兴趣并着迷于宣讲纳匝肋人耶稣。教宗在回信中写道:时刻已经来临,梵二大公会议揭开了开放和平等对话的时代,为展开严肃而富有成果的会晤,教会重新打开了门。
正如德肋撒修女所说的:最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些什么,而在于你投放多少爱。惟有爱,才能永留人间。我曾经在许多人床边,陪伴他们经历临终的时刻。站在那一刻,我从没有听过有人说:把我的证书拿来!我想再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