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基督教导做光做盐笃行仁爱;乘圣神和风使命在肩并力福传。”主教府也焕然一新,8条长联高高垂挂;玫瑰长廊饰以鲜红灯笼,节日气氛愈加浓厚。
首先,我们当知道,早期的犹太人都觉得人死后,均将进入一个黑暗的地方,即所谓阴府或冥府,在那里没有光、更无任何欢乐可言。圣咏集曾多次提到这个阴府:「死去的人不能再赞颂上主,他们已悄然无声地入土。」
但如果不是文盲,手上又有圣经,我们是应该在整个教导的光照下常读圣经的。读、默想圣经是一个特佳的祈祷方式,因圣经是天主的话语。但私人解释圣经,一定要符合教会的教导(参伯后一20)。
第三幕 灯光亮(用比较微弱的光,显示是在野外),幕开。 牧羊人挥舞鞭子上,场中站下,呵气搓手,做寒冷状。 灯光亮,天使出现,牧羊人害怕(边下跪边害怕的样子)天使:不要害怕,看!
另一次,当耶稣在大博尔山上改变了容貌:他的面貌发光,有如太阳,他的衣服洁白如光。梅瑟和厄里亚也趋前与耶稣亲切交谈。伯多禄情不自禁地慨叹“我们在这里真好!”
她每次总是说:“感谢天主,沾天主的光,天主降福我,身体都很好。”如果要是哪一次瞻礼,我没有找到姑婆的身影,就会去打听她的情况。直到得知情况后,心里才会踏实。
确实,仅仅说或相信“耶稣为我们而死”不够:必须认识到其爱的忠信--在我们迷失的地方找到我们,那里只有能够穿透黑暗的光之力量才能抵达。
我愿用你把它显示给世人,使他们领受我圣心的奇妙恩宠,免去一切患难……第二次显现是在1674年4月6日,耶稣在火光中显现给圣女玛加利达,圣女回忆说,当时耶稣显现时,神色非常凄凉
我愿用你把它显示给世人,使他们领受我圣心的奇妙恩宠,免去一切患难……第二次显现是在1674年4月6日,耶稣在火光中显现给圣女玛加利达,圣女回忆说,当时耶稣显现时,神色非常凄凉
父亲为堂区服务20多年,经常伴随神父到城内及郊区的教友家中,寻觅迷途羔羊,使不能进堂的老人能够领受告解、圣体和终傅圣事;指导教友家庭遵照教会礼仪妥当办理殡葬事宜;劝勉一些冷淡教友迷途知返;也曾规劝数名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