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6:13,玛4:10)不是像仆人般冷淡、虚有其表的尊崇,而是像儿子一般温柔的爱,表现出孺慕之情和依恋。
在过去我们对圣召的了解颇为“物质化”,意思就是我可以拥有它或失去它,像拥有一件东西般的去理解,但今天教会把圣召理解为互动和不断发展的人与神的关系,而在过程中发现到天主在那人身上的旨意。
对于那些在教会传媒工作的天主教徒记者像外教人一样抨击教会,教宗表示悲痛,他说,教宗没有权力勉强人做任何事。他只是一个人,他必须为被钉十字架的那一位作见证。
在院中有一大幅展板,上面写着:象达味圣王一样歌唱,像圣母玛利亚一样赞美。抄写圣咏的教友纷纷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效法圣母的决心。此时,大家的心情就仿佛是圣母像座下的喷泉:清澈,向上,涌动喜悦。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曾说:“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古代经典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说:“子不教,父之过”,在家庭生活中,怎样才能在需要“点灯”的时候,不会像愚笨的童女一样,因为没有准备而手忙脚乱错过良机呢
祂像窃窃私语、一阵清风般地出现,为满足每个男女向奥秘开放的心。天主圣言取了肉躯,是为了要与我们对话。
天主重新居住在自己的居所,返回到自己的圣殿,将像君王一样重建坍塌的城垣,再聚四散的百姓(依52:7-10)。
你回答道:你既像一个诗人又像一个深遂的哲学家,思考那么多干什么呢?人的一生其实很简单,只要快乐,没有遗憾就行了。
在它的中心,就像一盏照亮一切的灯塔,就是基督的死而复活的事件,他完成救恩计划,实现所有的预像和预言,揭开所有隐藏的奥秘,提供阅读整本圣经的真正钥匙。
与恶神的征战要像耶稣在旷野里那样赢得胜利:要用天主圣言去战斗。你看耶稣不与魔鬼对话,他从不与魔鬼对话。要么驱逐,要么斥责,祂就是不对话。在旷野里,他不用自己的话答复,而是用天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