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宗教界人士的重要为学体验: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6-27

各宗教应将中国思想、中国观念、中国精神植入宗教思想建设之中,形成适应国情特点、符合我国宗教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思想。

“顺服听命”的吕守德神父
2015-01-22

来到修院厨房的吕守德担任采购工作,在这里他经历了人性的软弱,内心的挣扎,他说:在外面的时候我是老板,在这里反过来服务别人,这样一个身份的转变让我一时很难适应,这就是人性的脆弱。

从刚恒毅的五点主张谈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
2012-02-14

今天世界开放已是主流,现实生活中,我们吃、穿、住、行已和普世人群没什么两样,亦早已接受适应地球村的风格概念。

在“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辞
2011-11-17

然而,礼仪也含有可变的成分,教会有权,甚至有时也有义务加以改变,以适应最近接受福音的各民族文化。”[若望保禄二世,《第25年宗座书函》(1988.12.04)16,参考《礼仪宪章)21。]

开封古城的犹太人
2013-10-23

而开封犹太人为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将这一习惯改在了春节,并把羊血改为雄鸡血。此外,当时石家还吃一种未经发酵的面饼,一点味道都没有,但父母总是强迫他吃下去。

新世纪的保禄精神
2009-03-10

他们从认字到大学毕业,已经接受了十分牢固的社会道德和伦理,适应了他们很多年代传承下来的思维习惯,生活习俗。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生存圈: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信仰关系。

弥撒经书总论 前言
2023-01-30

12.为使教会适应今日使徒工作的需要而召开的梵二大公会议,如特伦多会议一样,彻底检视礼仪的教理讲授和牧灵特性[15]。

四川绵阳:走出心灵的“黑地穴”
2008-07-09

但是,等他慢慢地适应了地面上的环境后,这个刚刚得到释放的囚犯开始睁开眼好奇地回头四顾,并惊喜地发现原来地面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美丽多姿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而且还有蓝天白云、山川水光。

送给新司铎的“贺礼”
2011-03-31

我们作为传教士应学会适应任何环境,随时准备好,到任何地方去为主工作。在城里,我们应学会怎样和知识分子相处,用文化传教;在乡下山村,我们也应学会和普通老百姓相处,用他们能听懂的话语,宣讲天国的奥秘。

刘澎:两个转变-中国基督教的前景(之四)
2012-05-02

基督教要适应中国的社会需要,现在是空前未有的历史机遇。为中国人提供精神支柱,解决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是基督教发展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