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神父应督促教友常领受告解(修和)圣事,在这圣事中,让我们体验天主无条件的爱和慈悲。7、创建希望的标记,即信仰和爱德见证。
(出《鬻行录》)人们常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善举善行,在灵界都一清二白,并能因此而改命转运。舍己田,解人难,路遇救援,只是一种偶然的机遇。殊不知“持恒的命运屈服于多变的机运。”
但是卫子夫假死出宫的事十分隐秘,汉武帝并不知道,所以悲痛欲绝,苦苦思忆,常常在梦中见到卫子夫,令他尤其不解的是,梦中的卫子夫说是要“送子还帝”。醒来后,他自知阴阳相隔,梦幻不过泡影,不禁喟然长叹!
感谢你常与我们在一起,指导我们的人格健康地发展,以便我们能学会彼此和睦相处,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能甘心接受你的指导。让我们更加成熟,并与你合作,消除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芥蒂。”
胡晓哲修女(陕西西安):在一些地方看到,圣体降福的时候,人们跳手语舞蹈,神父在上面做手势,满堂的教友在下面唱、跳,不知道是为了活跃气氛还是怎么回事。
——6月16日生命福音日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隆重弥撒讲道时强调,天主的仁慈常宽恕我们,愿意我们有生命宽恕我们的仇人使我们相似耶稣。
如果接受圣体圣事教会学常意味着生活的共融,以上的说法就是正确的。拉辛格强调:“当然,对于圣体奥迹不能再增加什么。可是我们要问:圣体圣事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一奥迹?团体不能因着自己而产生圣体圣事。
最著名的莫过于诗人李商隐,他在《锦瑟》中吟咏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周怀疑自己是蝶还是庄周,表示年华往事有如梦幻;其情景如“望帝”相似。望帝是古代的蜀国君王,名叫杜宇。
在我一生岁月里,幸福与慈爱常随不离;我将住在上主的殿里,直至悠远的时日”。(咏23)我相信大家对圣咏二十三篇还一定很熟悉。这是一幅描述上主雅威善牧的清晰图像,而教会的牧羊人就该那样牧放他的羊群。
我常提到阿鲁佩神父(Fr.PetroArrupe)的一封信,他曾是耶稣会的总会长。这是写给‘社会调查与行动中心’(CIAS)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