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凯旋歌中,百姓如何形容上主?答:他们称上主为「我的力量和保障」、「我的救援」、「战士」,并赞美祂的名是「雅威」(意即“我是”)。问3:凯旋歌强调了上主怎样的行动?
这也自然地使我们想到圣经出谷纪中描述以色列子民走向预许的福地之路,这从奴役走向自由的漫长旅途,预示了教会最终与主相遇的旅程。
文章中也展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江南的风土人情、渔民的信仰生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信德网综合香港大公报、基督时报、联合报等报道全港为在菲人质事件中遇难的香港同胞志哀。遇难者中的梁锦荣是天主教徒,他的母校为他和其他受难者举行追思弥撒,并且表示他舍身救人的行为令人崇敬。
在四位圣史中,若望和马尔谷更戏剧性地刻画了主耶稣的召叫和门徒的回应以及日后主耶稣如何训练他们的动人故事。主的爱徒若望,是12宗徒中最后一个留在世上的。没有一个人走跟随主的路比他走得更长。
此外,他也要谨记:在选择不同经文时,务要与其他在圣礼中执行职务者,连信友在内,彼此商量和协调,尤其是那些较直接与他们相关的部分。
首先,在今天的福音中(玛23:1-12),主耶稣教导我们,祂才是我们的师父。
这位穷寡妇已经处在了一种“无能为力”的人生绝境中,然而,她依然“有能力去爱”,而且她也做出了“选择去爱”的决定。主耶稣在圣殿里,在众多的人群和奉献者中,专注于一位寡妇的奉献。
许多时候,我们人都喜欢听自己或团体“喜欢听的话”,却不愿意聆听天主的声音,不愿意面对事实,生活在“历史的回忆”中,或者生活在自己的“梦幻”中。
他在弥撒讲道中表示:四旬期邀请我们归向天主,因为在我们内、在社会上、在教会中有某些不妥之处,我们需要悔改。教宗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不知不觉地将天主挤出我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