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诉我福音是如何教会他毫无偏见地接纳那些顽固反对他的人。我明白了圣言不只要读,更要活出来。这对我来说是与耶稣的真正相遇。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生活,因为作为基督徒,生活就是活出福音。
是如何受到威胁呢?特别是通过白手套,通过麻醉性的消费主义,人们满足于一点点物质上的康乐,就忘记过去,“漂浮”在为他个人量身定做的礼物中。这就是由消费主义带来的世俗的危险迫害。
“宋师傅回忆,在维修家电的过程中,一位老人说,”无论电器修的如何,你们能来我们这里,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大娘的一句话让我‘破防’,这就是我们作志愿者最大的价值!”
到了新约时代,圣经对如何帮助穷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橄榄山上曾教训门徒们说:“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做旅客时,你们收留我……”很明显,耶稣就是把这些不幸的人,看成是他的弟兄
最主要的是看夫妇二人如何去走婚姻之路,走好了则是人间的天堂,走坏了则是人间的地狱。
然则“既是神又是人”的耶稣基督如何会跟其它“人”一样?如果我们不宣讲“耶稣是主!”
福音没有告诉我们大儿子如何反映,但清楚的是,父亲向他做了个十分迫切的邀请。 在这个比喻结束时,我们应当自问,我们是在哪一边?
比如,保禄的《罗马书》,前12章都是在讲“因信德成义”的教义,从12章开始,才开始讲信友如何过属灵生活。我们作为一个平信徒,只要读12-16这4章就可以了。但作为神父,就必须先从第一章读到最后一章。
(编者:本文作者是一位新教友,她把自己宽恕仇人和爱人的经历分享出来,目的是要告诉我们基督徒如何更好地去学习爱人、并爱“仇人”。) 在上个世纪60~70那段充满浩劫的年代里。
郭神父重点讲了有关基督徒的话题,围绕“基督徒”讲了它的概念、记号、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基督徒、如何过一个有活力的基督徒生活。四个话题分别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阐述,在这充裕的时间里,我们饱享了主的神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