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信徒在关社上的仆人角色体现了团结原则,例如探访长者和智障人士等,但亦不要忽略从先知角度出发,关注不利社会团结的结构问题。”
但是耶稣爱小孩,他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里的,正是这样的人」(路加福音18:16)。妇女:在古时妇女是丈夫的财产。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说:「妇女是介乎自由人与奴隶之间」。
最后,既然不能排除教会所处的沉重痛苦,但也不要放弃尽一切可能,以期最终得到好的成果,在教会和社会中更好地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同时也令教会本身得到净化。
所以,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28-33)!
不可与此世同化,反而应以更新的心思变化自己,为使你们能辨别什么是天主的旨意,什么是善事,什么是悦乐天主的事,什么是成全的事(罗12:1-2);该追求天上的事(哥3:1);不该思念地上的事(哥3:2);不要在地上积聚财富
最后,具有丰富公教教育经验的慈幼会省会长林神父引用电影对白救人一命如救苍生以及一曲梅花作为总结,勉励老师纵使教育环境不理想,也不要放弃,毋惧风雨,为学生创造一个满有爱的学习环境。
耶稣基督也曾反复教导我们:不要在地上积聚财富,因为地上有虫蛀,有锈蚀,也有贼挖洞偷窃。你们积聚财富于天吧!天上没有虫蛀、锈蚀,也没有贼挖洞偷窃(玛6:19-20)。
教宗说,是圣母以她的圣德作了保障,她向我们说:孩子,不要怕,天主爱你;在你来到世界之前他就想到了你,要你存在,使你充满爱与生命。为这个缘故,他取了你一样的肉身,除了没有罪以外,与你完全相同。
耶稣在革责玛尼山园中尽管被世界的罪恶压垮,因而陷于极度的恐慌中,却仍旧说: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祢的意愿成就罢!(路廿二42),遂怀著信赖将自己交付于天父。
教宗祈求天主说:父啊,求祢垂怜我们众人,让我们当中即使是最有圣德的人也不要停止成为欠祢罪债的人!教宗指出,这句祈祷文进入我们与他人关系的领域。一如我们需要食粮那样,我们也需要得到宽恕。每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