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自己
2010-01-15 09:42:35 作者:杨艳芳 来源:《信德报》2010年1月10日,2期(总第397期)
余秋雨在文章中分享到他的一位朋友进了监狱,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利用在狱中的时间不仅很好地掌握了一门外语,而且还翻译了一部长达60万字的译稿。
确实,一个被囚禁在牢狱中的人不一定就无法“释放自己”,任自己长年累月生活在“监狱”中,过着不自由的生活;一个天生残缺的人也不一定要一辈子让自己生活在不健全的“阴影的牢狱中”,任青春年华在自卑、残缺下悄然逝去。同样,一个整天重复地做着同样的、近似无聊、乏味的工作的人也不一定要让自己在无聊与枯燥中度过,任自己的潜力深埋在枯燥之中。
无论生活、工作,周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对于不同的人却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与体验。因为,即使对于名人、伟人、在各行各业有所作为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环境好、机会比别人多,关键是他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为自己创造机会,为自己找寻到奋斗的目标与生命的价值!
记得曾经读过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故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的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条船吧!”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锯倒了一棵又大又高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忽然来访。”同样,释放自己不正也需要这样的生活态度吗?
耶稣对门徒说:关于衣服,你们又忧虑什么?你们观察一下田间的百合花怎样生长:它们既不劳作,也不纺织;可是我告诉你们:连撒罗满在他极盛的荣华时代所披戴的,也不如这些花中的一朵。田野的野草今天还在,明天就投在炉中,天主尚且这样装饰,信德薄弱的人哪,何况你们呢?所以,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28-33)!
余秋雨在文中还分享说:“我曾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那位真正在狱中的人可以利用时间掌握一门外语,可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自我释放。我不由地问自己:“生活中的我是不是也被自己关在一座无形的牢狱中呢?什么使得我成为狱中之囚呢?”
活于当下的生活是最快乐的生活;勤劳的生活是快乐的生活;创造的生活是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