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在世享福,恶人遭受灾祸”,是旧约时代一般犹太人极普遍的思想(申7:12—17;申8:15)。犹太人以外的民族,这种思想更是牢不可破。我国自古就有“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的名言。
小儿子的罪明显是「身体的罪」,但除了身体的罪以外(如强盗、税吏、娼妓等),还有心灵的,思想上的罪,这心灵思想的罪比较隐密,但比身体的罪更普遍,恶果更大。大儿子的罪就是这一类的「体面人」的罪。
“在实现福祉的巨大可能性的同时,也伴随着把一切变成抽象计算的风险,将人简化为数据,思想简化为模式,经验简化为案例,福祉简化为利润,更重要的是,最终会否认每个人及其历史的独特性,将具体的现实简化为一系列统计数据
就像领圣体后的奉献经所诵念的:奉献明悟,愿明天主奥理;奉献记含,愿想天主圣言;奉献爱欲,愿常热爱于天主;自今而后,献我目,不观非理之物;献我耳,不听非理之言;献我口,不出非理之声;献我心,不动非理之念;
我终于悟出了这样一个真谛:人世间的妈妈是多么的短暂、是多么的脆弱,是多么的能力有限。即使她再爱我,她也无能为力,因为她要老,她要病倒,她要离我而去。 慨叹之余,我开始责备自己。
接下来就是笑,直到旁边的汽车喇叭接二连三地按起来,我们才惊悟过来。我拉着他的手赶紧跑开去,他的手牵着一个八岁大小的女孩子。女孩子很美,王绍东说是他的孩子。
对于一些没开明悟的有危险的儿童,如果父母不硬加干涉,只要找到机会就给她们代洗,这也是救人灵的好机会呀。
“饮食有节,清晨起来,明悟自然清爽。”(德31:23)可见,为使我们身心都得到安逸,守斋是必须的,是大有裨益的。
德日进神父说:神的显露,并不改变东西的表面相,一如成圣体时,面酒形并不改变……悟到天主处处亲临,本质上是一种对于某种东西的高品性的见地,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直觉:为此不能凭直接推理或任何人为技巧来获致
不觉想到,此雄奇瑰丽、无穷无尽、充满宇宙的赞美诗,言语难企难及,俗智费悟,尽显唇舌间各式赞美是如此苍白,芸芸众生又要用什么来赞美我们的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