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母爱是爱中之巅,一个普普通通的母亲,怎么也舍不得随便丢弃自己残疾智障瘫痪的孩子,因为这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何况我们在天的无限慈爱的天主呢?要论我们人类的卑污,那我们中谁也不可能进入天国了。
当我是孩子的时候,说话像孩子,看事像孩子,思想像孩子;几时我一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司铎每天的第一任务就是祈祷,千万不可丢弃这些重要的祈祷:诵读日课、弥撒、《玫瑰经》和默想。有几点是需要一直坚持的,也是司铎灵修的基础:阅读《圣经》、朝拜圣体、关注普世教会、默观十字架的奥迹和敬礼圣母。
我们一点都不爱护自己的环境,到处丢弃垃圾,居住环境已经是一团糟了,而最可惜的是大自然环境同样的遭受破坏。
「在聆听中,我们有机会与近人、与许多被丢弃者、与自己,以及与天主修和」。「分享方能成长」是初期教会团体的要点(参阅:宗四32)。天主并不希望大地的资源只能惠及少数人。
教宗由此念及母胎中的胎儿、老人、病患的生命,“他们在越来越多国家被视为要被丢弃的人”。同时,教宗也关心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和儿童,以及受到轻视的最弱小者、边缘人士和移民。
而《四福音》在关于耶稣自己从死者中复活的描述中,都提到了堵在坟墓入口的大石头被挪开,包裹了他尸体的汗巾与殓布被丢弃这样的细节(玛窦福音18:2;谷16:4;路加福音14:2,12;若望福音20:1-7)
在耶路撒冷到耶里哥的路上,司祭和肋未人遇到一个遭强盗袭击、劫掠和丢弃的垂死之人。上主的法律规定,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义务给予援助,但这两个人却绕道而行,没有停下来。
她们的先知性使命是在上主面前持续不断地为人类代祷,聆听丢弃文化受害者的呼声。最後,宗座宪章列出14条规则,其中几条尤其重要。
这种文化导致的结果是将情感视为可随时丢弃的,有利用价值时就取所需,无价值可用就挥手而去,最终导致一种相互抛弃的死亡文化;感情就像消费一样,有需要时轻易许诺,事实上却从不敢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