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大事录》记述了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事件:当时,在耶路撒冷的宗徒,听说撒玛黎雅接受了天主的圣道,便打发伯多禄和若望往他们那里去。
所以,不论是在旧约逾越节庆典的核心特征里,或是透过旧约及犹太主义对逾越节所做的反省里,都能透识到天主在纳匝肋人耶稣身上所完成的丰盛救赎的关键启示,并获得至关重要的神学意义,并且更加确信耶稣的逾越奥迹一死亡和复活乃是绝对的必然而非偶发的事实
叶拴巧和儿子及女儿耶稣伴随她,奇迹不断耶稣升天前在加里肋亚山上给他的宗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我的人必有这些奇迹伴随他们,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
爱把这个爱的繁体字形象地描画下来,正像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的身体,左边像一个兵士用枪刺透了他的肋旁,立时流出了血和水。(若19:34))。善羔羊在上,口在下,出自羔羊的话即为善,天主的圣言就是善。
这样的承重结构,这种骨骼叫做肋架券。既承重、又美观。正是由于内外两方力量的均衡,处于中间的墙面才可以造的薄薄的墙体上。
他第一个认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那位纳匝肋木匠是默西亚,天主子。他肩负了圣教会重要的使命,与其他宗徒们奉耶稣基督之名将福音传扬到整个罗马帝国。刑场上,为了向他的主表达忠贞的爱,自愿倒钉十字架殉道。
可能中国的教会目前正经历或还要经历一段逾越前夕的望复活前的寂静与恬淡,也许因为从纳匝肋到中国的犹太山区的山路实在难走,圣母与圣若瑟正在跋山涉水中艰难行进,我们是否能向当时的门徒一般同心合意地齐集在晚餐厅中做稍安勿躁地恭候祈祷而代替主
五、耶胡德堡——耶稣真正受洗的地方以色列有两处纪念耶稣受洗的地方,一处是在加里肋亚湖南端,流入约旦河的河口处,水面宽,也清澈,但这里不是耶稣受洗的地方。
1932年她随意大利修女到蚌埠,1933年前往意大利修会学习,三年后加入乌苏拉会并发圣愿,取名玛利亚·若望·玛达肋纳,在意大利期间,曾蒙教宗比约十一世两度接见。
例如:耶稣复活后要门徒留在耶京或是要到北方的加里肋亚?(路24:49;玛28:7);真福八端或四端?有些经文也不能生吞活剥,如谷16:18所说的喝毒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