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约的逾越节到新约的复活节
2025-04-15 09:19:53 作者:罗晓平神父 来源:信德网
在本文中,我想处理的问题是犹太人的逾越节与基督徒的逾越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介绍犹太人的逾越节,其次介绍新约中的逾越节,最后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这样的介绍,帮助我们更深刻理解新约中的逾越节,并帮助我们能预备我们的心,过好禧年的复活节。
一、旧约中的逾越奥迹
「逾越奥迹」或「逾越奥秘」的表达,来自第二世纪的教父或基督徒作家的集体创作,那么「逾越节」这个词就更加古老。此词在旧约里就已经出现了49次;34次指在春天庆祝第一个满月的仪式,并且在这个场合中有15次特别提到羔羊。此词最初似乎是意味着于此春天节庆之际所举行的一种仪式性的神圣舞蹈,而此一意义在以色列神学中也充分地获得了回响,也就是预示当在那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春季庆节里,上主将「逾越过去」(越过)那以牺牲的羊羔的血作为标志的以色列人的家(出十二13、23、27)。
然而,对于以色列民族而言,其宗教乃是植根于历史事件或是历史化的仪式中,因此时间不会在无尽的循环过程中不止息地流动;它的时间流动是直线性的,因此这也意味着它是从一个阶段或一个时刻移动到下一个阶段或时刻。因此,以色列人每年新年都在庆祝天主创造的奇迹。当他们钦崇并赞颂天主的伟大工程时,他们同时也以一种奥秘的方式经历了宇宙生命的开始,而新年庆祝活动的要旨就是要重新去重温这创造的时刻,并使之临现在当下。所以,宇宙的起源成为了一个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目睹的当下事件,而「出谷」(出离埃及的奴役)也成为了一个现实的事件一样,而透过每年所庆祝的逾越节餐宴,以色列人亲身参与了这事件。
总之,新年的庆祝使得那在历史时期之前所发生的宇宙起源,闯入了以色列历史的时间流当中,并与出谷事件重迭,而成为了以色列救恩历史的一部分。因此,在圣经神学中,清楚地看到创造与救赎是如此紧密地彼此交错,而这就是出谷事件为何被视为第二次创造的原因。
纪念乃是逾越节礼仪的基础,因为它意味着对逾越节救赎行动的宣报:「日后你们到了上主许给你们的地方,应守这礼。将来你们的子孙若问你们这礼有什么意思,你们应回答说:这是献于上主的逾越节祭:当上主击杀埃及人的时候,越过了在埃及的以色列子民的房屋,救了我们各家」(出十二25-27)。有关无酵节的叙述也是透过纪念带来的救恩历史的宣报:「七天之内吃无酵饼,在你面前不可有发酵之物,在你四境之内也不可 见有酵母。在那一天要告诉你们的儿子说:是因为上主在我出埃及时,为我所行的事。」 (出十三7-8 )
纪念与宣报自然地会成为一种以赞美的诗歌来表达谢恩的行动。在《出谷纪》第 十五章1-21节中,就保留了一篇凯旋歌的诗篇,这个文本很可能就是最早的「逾越颂」(复活宣报)。在《编年纪下〉卅五章15节中,找到在逾越节祭餐中看到咏唱赞美诗歌颂的明证。而在《智慧篇〉里,则是将这在逾越庆典咏唱赞美诗歌的古老起源归功于列祖们:「善人的圣洁子孙,都在暗中献了祭,同心立定了神圣的盟约,为使圣徒们同甘共苦,同唱了列祖的赞美歌曲」(智十八9)。这段经文里的「列祖的赞美歌曲」很可能就是指《圣 咏〉中有关赞美的诗篇(咏一一三至一一八;咏一三六);这些赞美的诗篇被广泛引用在第二世纪的逾越节礼仪当中,并且在圣殿毁灭以前,当宰杀羔羊的时候,也使用在圣殿中的咏唱。
不仅如此,这些诗篇也在逾越节祭餐的礼仪中,甚至在祭餐的结束时咏唱;这从耶稣与门徒吃了逾越节晚餐后的行动就可以得到明证:「他们唱了圣咏,就出来往橄榄山去」(玛廿六30)。
逾越节祭餐不仅是以色列民族庆祝天主解救干预的纪念仪节,并且在纪念中重述 及宣告天主过往的其他已经发生的救赎行动,同时也预示了未来的救赎。而就如同逾越事件构成了以色列救恩历史的中心,因此对逾越事件的纪念自然也就概括在所有庆祝救恩历史的礼仪行动之中。
总之,逾越节构成了以色列民族敬拜团体礼仪的中心与生活的高峰。
二、新约中的逾越奥迹
(一)在新约中,逾越节这个名词,总共出现了29次,而如同旧约一样,也是指整个的逾越庆节、礼节和被宰杀的犠牲,但是因着耶稣基督的逾越奥迹,致使这逾越节的意义也获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与深化。
为新约的天主子民而言,不论是新约信息的原作者本身(耶稣)和承载这信息者本身 (门徒们),他们毕竟都是处在旧约的犹太信仰及文化背景中,因此他们一定是完全被旧约的精神所渗透,并且能够从其中去理解逾越节的奥迹。所以,不论是在旧约逾越节庆典的核心特征里,或是透过旧约及犹太主义对逾越节所做的反省里,都能透识到天主在纳匝 肋人耶稣身上所完成的丰盛救赎的关键启示,并获得至关重要的神学意义,并且更加确信耶稣的逾越奥迹一死亡和复活乃是绝对的必然而非偶发的事实,这绝对的必然奥迹事件尚且成了界定天主在旧约的所有启示和所进行的整个救恩历史;不仅如此,耶稣还将这逾越 奥迹的庆典托付给祂的教会,世世代代永传下去,直到祂在光荣中的再度来临。
(二)新约著作中的逾越奥迹
(1)首先看保禄的记载
对于保禄而言,天主在耶稣内所完成的救赎行动就是一个逾越的事件,如同在《格林多前书》中所表达的:「你们应把旧酵母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和的面团,正如你们原是无酵饼一样。因为我们的逾越节羔羊已被祭杀作了牺牲」(五7)。不仅如此,保禄还把这救赎行动与无酵节的初熟之果的奉献作了联系;基督在祂的复活中将自己如同初果般奉献给了天父,取代了此旧约时代奉献于圣殿的初果:「但是基督从死者中实在复活了, 做了死者的初果。因为死亡既因一人而来,死者的复活也因一人而来;就如在亚当内,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内,众人都要复活;不过各人要依照自己的次第:首先是为初果 的基督,然后是在基督再来时属于基督的人」(格前十五20-23)。
随着旧约的逾越节成全于基督的救赎,以及将羔羊的牺牲被取代于基督的祭献, 因而使得旧约的逾越节礼仪也就让位于新约的感恩圣祭。保禄在《格林多前书〉就这样描述了感恩祭礼的举行:「这是我从主所领受的,我也传授给你们了 :主耶稣在祂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的,你们应这样行,为纪念我』。晚餐后,又同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次喝, 应这样行,为纪念我。丄的确,直到主再来,你们毎次吃这饼,喝这杯,你们就是宣告主 的死亡。」(十一 23-26)这是保禄从安提约基亚的教会团体接受,并在大约公元50-52年传递给了格林多教会。这个传统的结构是由宣报、纪念、祭献的餐宴所实现的共融(参:格前十16-17)、对末世的期待等元素所组成的,如此,这传统一方面具备、一方面也延伸了旧约及犹太的逾越节礼仪。
因此,新约逾越奥迹的主题是源自于旧约出谷的主题类型,而梅瑟在其中扮演着极其关键重要的角色。在《格林多前书〉中,读者就可以在新约的逾越奥迹中发现到一个非常明确的源自于出谷事件的神学表达:「弟兄们,我愿意提醒你们,我们的祖先都曾在云柱下,都从海中走过,都曾在云中和海中受了洗而归于梅瑟,都吃过同样的神横,都饮 过同样的神饮;原来他们所饮的,是来自伴随他们的神盘石:那盘石就是基督。」(十1-4) 保禄在这里所表达的,明确指出透过圣事与礼仪,基督实现并临现祂的救赎奥迹;在圣事与礼仪的聚会中,基督带领参与礼仪聚会者越过约旦河的波海汹涌。而更让人注目的是, 保禄所使用的许多与救赎有关的术语,如拯救、解救等,都与出离开埃及的逾越事件息息 相关。
其实,在对观福音及别的宗徒书信中,也有很丰富的逾越奥迹的记载,因为大家对对观福音比较熟悉,我就不在此介绍了。重点介绍一下若望的记载。
(2)关于若望的记载
圣史若望在对耶稣的生命进行逾越化的过程中作了更进了一步的发展:在逾越奥迹的标记下,他将基督的整个奥迹放置在祂于历史中所实现的救恩工程当中,也放在福音中所提到的圣事性标记里,同时也放在福音中所叙述的类型预像里。 在若望的叙述中,有三个犹太的逾越节被提到:在第一个逾越节(若二13),发 生了耶稣洁净圣殿的事件,在这事件中连带地宣告了那最终决定性的圣殿将是祂从死者中 复活后的身体(若二14-22),以及与尼苛德摩有关由水和圣神重生的洗礼对话(若三1-21)。 在第二个逾越节(若六4)的背景下,发生了增饼奇迹(若六1-15),以及与此奇迹相呼 应的生命之粮的言论(若六26-71)。第三个逾越节是耶稣的死亡时刻(若十一 55,十二 I,十三1,十九14)。事实上,正如在对观福音里一样,按照若望,耶稣是有意识地并有意地选择在逾越节接受死亡,而这就是为什么祂故意推延被逮捕的时刻(参:若~1^一 54、 57)。
这第四部福音在描述耶稣的死亡时,不仅指出这是从世界到天父的逾越,更是用以 下的巧妙呼应,来给耶稣作为逾越节的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做了神学上的认定。这前后两段巧妙呼应的经文是《若望福音〉十九章第33-36节:「及至来到耶稣跟前,看见祂已经 死了,就没有打断祂的腿;但是,有一个士兵用枪剌透了他的肋膀,立时流出了血和水。 那看见这事的人就作证,而他的见证是真实的;并且「那位』知道他所说的是真实的,为 叫你们也相信。这些事发生,正应脍了经上的话说:『不可将他的骨头打断』」(若十九 33-36);以及《出谷纪》十二章第46节:「应在同一间房屋内吃尽,不可将肉块带到屋 外,也不可将骨头折断」(参:户九12)。
因此,《若望福音》里的敬礼及圣事的表达也具有逾越的特性。而正如所看到的, 圣洗礼及感恩祭的论述都与犹太人的逾越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逾越节时,新盟约的逾越节羔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倾流了血与水(若十九34),而这正是预示了圣洗礼仪与感恩圣祭。这两件作为基督徒生活关键枢纽的圣事以及其他圣事,正是根源自逾越节羔羊那被刺透的肋旁倾流出来的,这赎罪的羔羊完成了旧约所有的类型与预像。
若望透过出谷的逾越类型,来凸显新约救恩事件的神学意义,可见出谷事件对《若望福音》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若望把出谷事件所预示的一切救恩功能和效益,都全部概 括在耶稣个人及其救赎工程的实现当中,如:带来救赎的逾越节羔羊(若十九34-36); 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的救恩记号(若三14);比梅瑟更大、传授恩宠与真理的那位(若一 17);唯一的中保(若一 18);生命之粮(若六36);活水(若七37);生命之光(若 八12);道路、真理、生命(若十四6)等。的确,耶稣就是整个新出谷及其效能的绝对实现者。
总之,新约将耶稣的救赎工程视为逾越的事件,而在那延伸和实现这逾越奥迹的礼仪中耶稣完成这一次而永远的奥迹,并使之具有逾越的特性。因此可以说,透过基督徒敬礼所实现的救赎事件,都是以出谷的逾越事件的原始类型来作为神学上的解释。
三、旧约逾越奥迹与新约逾越奥迹的内在联系
基督徒信仰的传统将复活节与犹太人的逾越节联系在一起,这联系乃建基于一种古老的模型或预像,以及其原型体系。根据这种思想体系,犹太人的节日就是基督徒信仰中复活节的模型或预像,而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正是标志着犹太逾越节实现的原型,亦可言之,基督的逾越奥迹满全了旧约犹太人逾越事件的意义。
在基督徒的思想中,那在出谷(出离埃及奴役)时期,使得以色列人幸免于亡的逾越羔羊的血,正是意味着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倾流的血,也就是那借着牺牲而把人从罪恶及死亡的奴役中救赎出来的真正天主羔羊;在耶路撒冷圣殿区宰杀逾越节羔羊的同一个日子里,祂在十字架上被高举起来,经历了受难与死亡。以后,此发生在周五的受难事件就被基督徒理解为新的出谷事件,亦即新的逾越事件,而以色列人逃离埃及时横越红海的奇迹事件,也被诠释为基督逾越过死亡之水而抵达光荣复活的境地。
在耶稣及其稍后的年代,也就是大约公元七十年圣殿被毁之前,犹太人的逾越节是将信奉梅瑟法律的以色列信众聚集到耶路撒冷,为行羔羊的祭献并共享逾越节羔羊;这庆节就是为了纪念以色列人出谷的事件,在纪念中庆祝天主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救了他们。
然而,基督徒的逾越节则是在那基督经过死亡、获得新生的至圣之夜,邀请分散在各地的信友们聚集一起,守夜祈祷,共同透过新约和旧约的天主圣言去回顾天主的救恩工程,庆祝祂死而复活的奥迹,并带着希望分享及参与祂战胜死亡的荣耀,而使得他们能够从罪恶和 死亡中获得解救,并偕同祂生活于天主内(参:《主日感恩祭典〉「耶稣复活节守夜礼」导言)。
结语
由此可见,犹太人的逾越节与基督徒的逾越节两者之间的连贯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从作为原型与核心的耶稣的逾越奥迹来审视,那么便可以看到从旧约到新约、以致在教会时期,因着逾越节背景的变迁,而使得其中的逾越奥迹意义既有其一以贯之的连续性,但是也有其发展性。笔者从自身学习的背景出发,仅从圣经神学的角度及牧灵神学的角度,在本文中解释旧约中的逾越奥迹和新约中的逾越奥迹及其相互关系,希望对于我们反省这一主题提供灵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