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文告中提到许多人的面容,以及人类的痛苦和希望,指出天主藉著降生成人彰显了祂的大爱与慈悲,耶稣圣婴的诞生是「为了我们」和「为了所有的人」。
保禄宗徒在今天的第二篇读经中告诉我们,富于慈悲的天主,因着祂爱我们的大爱,使我们因罪死亡时,又同基督一起生活,一起复活,将来和主耶稣一起坐在天上(弗2:4-10)。
是的,祂护佑我们,祂使我们相信我们是罪人的事实(参若16:8),但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享受天父慈悲的喜乐,而不是用无益的罪恶感来毁灭我们。
团体现在成为了移民教友的一个温馨的信仰之家。(有关这个移民团体内容详见“信德”2014年2月27日第8期《回家记》)。可以说,这信仰之家使很多的移民教友重拾了信仰,灵性的生命得到了及时的滋养。
特别是那些困难之家的庄田里,一定会看到他汗流浃背的忙碌身影,乍看之下,无异于一农夫。
是的,与天主的沟通和对天主的信赖,使德肋撒修女体会到了,并因而怀有了天主的情怀,那是无比的恻隐、慈悲和仁爱之心。试想,谁在把自己沉浸在真美善的泉源后,而能不如此呢?
一、家庭背景1965年吴理芬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市的一个教外家庭,父母、奶奶为人处事亲切温和、慈悲良善,吴理芬回忆说:每次遇有讨饭的乞丐到我家来,父母都是把他们请到家里,并且请到桌子上和我们全家人一起用餐
「马槽」要求我们在有需要的弟兄姊妹身上,认出耶稣,并以慈悲服事他(参玛25:31-46)。4.现在,我想反省一下耶稣诞生场景的各项元素,好能欣赏它们更深层的意义。首先,寂静的黑夜,满布星星的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我们师生共同度过的最艰苦的人生历程,是神父以父亲的大爱支撑着由10多位年轻人组成的修院之家,那时的我们,经济无保障,衣食住行无着落,是神父历尽艰辛,受尽劳苦,为我们寻觅安身之所,
但在圣神的带领下,他逐渐认识了天主教,并受玛德·罗宾(MartheRobin,爱德之家创始者)的影响,决意回归天主教并由主教手中领受执事职,以平信徒的身份献身于先知性的工作,这种发展方向正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倡导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