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肋未纪》中也看到这种思想,圣史玛窦熟知这犹太人的象徵,即罪过唯独藉着倾流的血才能得到宽恕。
教宗说,圣伯多禄·克拉韦和圣玛利亚·贝尔娜达·布特肋表明:真正的革命道路,即福音而非意识形态的道路,把人和社会从昨天和今天的奴役中真正解放出来。
一位退休女工程师,在网上看到印度德肋撒修女封圣的报道后,就找王大夫交流,说修女一生关怀贫穷弱小,边缘人士,全世界各地的人为她赞赏为她祝贺,修女确实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开展了旅程,来到这里的聚会,此刻我的喜悦是感受到你们的心跳,为了主耶稣,我们要就像玛利亚玛达肋纳、伯多禄和若望。
然而,他听说纳匝肋的耶稣来了,就喊叫说:耶稣,达味之子,可怜我吧!他不在乎别人的斥责,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如何,他心里只想着,只要耶稣听见我的呼声,他就一定会来救我!
即将进入婚姻生活的若瑟、德肋撒说,原本对婚前培训的想象是神父检查背诵经文——早晚课、玫瑰经以及要理问答。
他和十二位宗徒不同,他不曾在加里肋亚同耶稣朝夕相处一起生活过。但他对旧约的研究却具有极深湛。
教宗方济各强调天主的选择,「当天主通过祂的圣子使万物有了新意」,祂并没有拣选伟大的耶路撒冷城,而是选择了细小而偏远的纳匝肋村落,以及「一个民族当中一位年轻而贫穷的少女」怀胎。
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另一个玛利亚发现坟墓空了后,耶稣祝愿她们平安(参阅:玛廿八1-9)。耶稣「是复活的那一位,祂渴望这些妇女和全人类获得新生命」。
祂“从那里开始:不是从耶路撒冷圣殿前庭开始的,而是从这个国家的对面,从各邦国的加里肋亚,从边界地区,从一个周边开始。”“这里有个讯息给我们:救恩的圣言没有寻找不受感动、平静和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