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神父饶家驹(1878—1946)在上海南市区倡导建立了南市难民区,前后收容了近二十万名战争难民。
王崇喜和韩胜利教友协助范路易神父跑了十几趟,终于和民政局达成协议:在前营子东河公墓建一块天主教专用墓地,并且四周树立十字架,中央建上水泥祭台,以便为新亡者或在炼灵月举行弥撒圣祭。
从石家庄回来的第二年,香港的张建利夫妇和钟诚夏夫妇协助介绍芳芳到广州的一家珠宝店打工。王修女当时正好要去香港,就顺便带着她和另一个孩子到了广州。
耶稣在世33年,生活在劳苦大众之间,解救了无数人的危难、病苦,苦口婆心,劝人避恶向善,又为我们建立了七件圣事和圣教会,给我们铺平了走天国的道路。
河北师大副校长戴建兵教授为章开沅教授主持。章老在演讲中。研讨会当日河北师大戴建兵副校长为章开沅教授主持。
因十字架与圣母是如此的紧密相连,为感谢十字架与圣母的恩德,于1924年在南山上建起了“七苦山圣母堂”,南山也就从此改名为“七苦山”。
据《酉阳杂俎》)载:唐代,在柳璟主持会考的那年,最高学府国子监有位考生,不知道其姓名。他白天打个盹儿,梦见自己流连徘徊于国子监门口。这时,有一个背着衣囊的人问他的姓氏,他就照直跟他说了。
节省人力物力填补建堂的不足,减少奢侈浪费,帮助有更需要的堂区。由此联想身边的所见所闻,觉得这个倡议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当我给自己一位老师述说自己修道的经历时,老师对我说:建科,圣召为你来说就是那个金色的盟约!只所以我能有今天,是众多的人哭求天主而得来的,昏迷了那么多天,大家每天都在充满希望地为我祈祷。
使我开启信仰之门的第一本书是李建堂主教赠送给我的“信德”出版的《人性倾向与修养》,他在书的扉页给我题了一句话:我们是世上的光,地上的盐。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