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5:14)经文关联:这是引用《肋未纪》19:18,“爱人如己”,也曾被耶稣在《玛窦福音》22:39引用,称之为第二大诫命。灵修意义:所有诫命的精髓在于爱,不是外在的规条,而是内在生命的展开。
基督是永远的司祭,超越旧约的肋未司祭职(希伯来书7:1-17)。(3)“祝福亚巴郎说:‘愿天地的主宰,至高者天主降福亚巴郎!’”“天地的主宰”:默基瑟德承认天主是宇宙的创造者、至高的主宰。
狂喜之时,习书能凝神静气,精神集中;暴怒之时,能抑郁肝火,心平气和;忧悲之时,能散胸中之郁精神愉悦;过思之时,能转移情绪,抒发情感;惊恐之时,能神态安稳,宁神定志。
……我们应该祷告,求神兴起新一代的基督教传播者,有决心要跨越这道鸿沟:使神不变的信息与这变化万千的世界建立关系;拒绝为建立关系而牺牲真理,或为真理而放弃关系;定意要兼顾圣经的真理与时代的需要
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保持一种神定气闲,留一份淡泊给自己,生命自然就会月白风清,天高云淡。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知足的人!
(若九1-11)读经肋廿五8-17土地应受益大众,而非个人的私利。咏六十五5b-13上主的恩典丰硕满溢大地。罗八18-25世上受造物都渴望救赎。若九1-11耶稣的治愈神迹,泥巴、肉体和水。
经师与法利塞人的骄傲,使他们无法接受一个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乡下纳匝肋、师出无名、木匠出身的耶稣。
当所谓“厄玛乌的门徒”跟随纳匝肋人耶稣时,他们仍然被困于自己僵化的文化视线中。由于不具备批判的眼光,他们无法真正与师傅相遇:后者的讯息在此前赋予他们生命以意义的文化范畴中无法被接纳。
弥撒结束后,我带吕姐参观、介绍教堂,虽然吕姐到上海多次,但来这个教堂还是第一次,她很激动、很新奇,特别是我告诉她,教堂里有先教宗保禄二世的圣髑,还有圣女德肋撒的圣髑,她更是虔诚祈祷不疑,古老的教堂内部装饰的美轮美奂
如果一个人是被强迫接受某种宗教,他的自由的心灵定会反抗,定不会止息。拉丁教父拉克唐修曾说:宗教最能体现人的自由意愿,在宗教中,如果崇拜者的心灵并不倾向于宗教,那么宗教马上就取消了,停止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