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不涉及个人感情的客观认识。当耶稣问:一般人说人子是谁呢?门徒们回答说:有的说是洗者若翰,有的说是厄里亚,也有的说是耶肋米亚,或其他先知中的一位。
下面的话题更是让我感到这位老父亲对儿女们的那种期盼,他说:我不责备你们,我责备这个暂时性的文化,她鞭责着我们所有的人,她影响着我们,因为今天要做一个绝对性的选择不容易。
之后我为你做了一个简单的祈祷。半小时之后,我给陪同你去医院的家人们打电话询问你的病情,都说你没事了。5分钟后,我突然接到电话,说你病情不好,紧接着你进了重症监护室。
我们每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所有人:一个不好的念头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你感到有做这件事的欲望,或者说别人的坏话......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诱惑,我们必须努力不屈服于这些诱惑。
耶稣基督:祂知道自己有被迫害及死亡的危险,甚至祂祈祷时也血汗倾流,然而选择继续去爱人。
极贫穷者——献十分之一厄法的细面(不加油、不放乳香)。这体现了天主的仁慈——赎罪不是富人的特权,任何人都能来到天主前悔改。问3:司祭在赎罪祭中做什么?
祈祷使人从心底里体验到天主的慈爱接纳、宽恕和包容,从心里起了变化,获得勇气和力量,去追求与人及万物的和好,且以天主的仁慈和宽恕为标准,甚至七十个七次(玛18:21-35)。
所悔之罪,不可谓不大,所持态度,不可谓不诚,然而,详加细察,却发觉这忏悔中多有迷失: 1、忏悔对象不当。王神父犯罪,理应向天主认罪忏悔,但他却向法师忏悔,这种做法违背常理。
——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是孔子说的话,而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孟子说的话。虽然都是儒家先圣的话语,然而含义与语气却大不一样。
《天主教教理》对此有深刻的阐释:“祈祷是天主儿女对那无限良善的天父所作的回应……祈祷是与天主盟约的关系,在基督内所建立的关系。祈祷是天主的行动和人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