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1588年期间,罗明坚又著了一本《中国诗集》,共58首,不少诗涉及天主教教义和道德的教导,该书1593年公诸于世。
此外,描述景观的佳诗丽藻多于繁星,“九鲤有人争祈梦”、“夜夜游人祈梦频”、“人间车马皆因梦”……民国时期的政府要员严家淦、李宗仁也到这里祈梦。张大千、徐悲鸿等知名艺术大师,也先后到这里“卧游”。
苦难歌宛如一首诗,它并非表达基督的苦辱,而是表示我们的认罪,是我们痛心地看见基督被钉十字架上,遂发自良知的自责。三圣颂:神圣的天主,神圣而有大能者,永生的天主,请垂怜我们。是肯定基督的天主性。
这一幅发挥人类爱心的温暖画面,由美国著名诗人朗斐洛写成的"提灯女郎"一诗而名传遐迩。南丁格尔凭着拯救人类的坚定理想与抱负,在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护理事业,对一个女性来说,这是何等艰巨的挑战!
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五代十国时期的宰相冯道有《赠窦十》诗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同时,他由此对神秘莫测的命运,发出无限感慨。他吟咏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③寻钥匙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双井村人,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
以上寥寥两三百字,而引文之多,竟包括《中庸》、《诗》、《书》、《易》、《礼》,可见利玛窦熟读古代典籍,不谓不博矣[同上。]。利玛窦博览儒家经典,对古代典籍能左右逢源,随手拈来,都成妙谛。
第三句:典出:金、李汾《汴梁杂诗四首。其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琪」是美玉,采自深山大泽,经工匠精心割切,琢磨,方能成美玉。象征修女修德路上的艰辛,和成为有女性美的玉器精品。
序言的内容主要是一首「基督圣歌」,然而整段经文的形成过程大概经历三个传统流传的阶段:最初是一首旧约时代就已存在的赞美「智能」的诗歌,后来基督徒的诗人在瞻仰「圣言——基督」的过程中得到灵感,将这首「智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