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建树微型家庭教会
2016-12-30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合乎人性的家庭生活,情感变得越来越脆弱,个人意愿高于共同意愿;财富的追求,使夫妻本是平等的关系变得无常失衡;逃避承诺,安于逸乐和自恃过高使人丧失慷慨献身的能力,不少的人将家庭视为申索个人利益的场所;欲望的横流

一次学习改变了我的人生
2020-08-31

然而当今很多基督徒受到了世俗浪潮的严重冲击,掉入了欲望的陷阱,踏进了仇恨的漩涡,走上了迷失的道路。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丙年)
2025-06-27

“肉欲”(希腊原文:σάρξ,sarx):不是指身体本身,而是人堕落的倾向、自我中心的欲望。「仁爱」:爱的最高形式(希腊文:ἀγάπη,agape),是出于天主的爱。

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信仰起来——关于中国文化的“信仰困局”
2015-05-10

世上本没有好人与坏人,斯宾诺莎指出:人们都有一种欲望,要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东西。马克思也认为:致富的欲望是所有人的欲望。斯宾诺莎说的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东西,马克思说的致富的欲望,都是人类共有的本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十五个家庭为今年圣周五撰写的“拜苦路”祈祷文——哪个最接近你的?
2022-04-13

为什么我们不再有梦想和继续生活的欲望?为什么我们的地方像哥尔各达一样黑暗?”我们已经没有眼泪了。愤怒已让位于放弃。主啊,我们知道祢爱我们,但我们感受不到这爱,这爱使我们绝望。

北京教区修院 刘振田神父: 从人的需求看教区司铎灵修在牧职生活中的重要性 Fr. Liu Zhentian of Beijing Seminary“People need to see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ity In the life of diocesan priests”
2019-05-21

当一个神父或者会士抑制他(她)对基本需要的满足同时抵制所有的(冲动)欲望走向排放的出口中,那么能量会达到如此的高度,以至于它们从圆筒的墙壁(我的身体)爆发出来,造成我们身心的痛苦症状。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战斗争论析
2014-11-04

一、从佛学理论和佛教教义的角度阐述爱国救亡的道理止恶、向善、遏制欲望是众多佛教宗派共同探讨的问题,也是中国佛教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思想基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于敌手。

天使在飞翔
2012-08-29

我看得出来,有的时候他心中是有恨的,因为他常常带有破坏的欲望。他常常问我:叔叔,卫生间的水管可以扯断吗?我的衣服可以撕坏吗?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3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7

这样,人才能克服那逐渐使我们软弱的病源和拒绝和平的事物,即所有有形的罪恶,自私与暴力、贪权婪统治的欲望,不包容、憎恨和不义的制度。我们若要达到和平,首先就要承认我们在天主内是一个人类大家庭。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六:梦与鬼神
2022-12-06

其情景与圣奥斯定的研究十分相近,奥翁说:“鬼怪们的心志会遭到海浪波动般搅扰,会遭到欲望、恐惧、愤怒以及诸如此类的性情。”正因为如此,“他们又怎么能够指导人朝向美好的道德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