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18:30)在新约中,节德称为‘节制’或‘有限度’。我们应当‘有节地、公正地、虔敬地在今世生活。’
可是,整部新约一致作证:门徒们既不能忘记耶稣的遭遇,也不能对耶稣的遭遇缄默不语。那些为耶稣的死负责的当局甚至认为:门徒们这样做是为了报仇。
于是,耶稣的复活在整个宗教信仰中,便不仅仅是神能的最大显现,或是对耶稣是人子的最有力证明了,它更重要的寓意在于为信仰它的教众带来了全新的救恩世界的希望——一个人们所祈愿的新约时代的开始,天国的降临!
(迦2:9)若望所写的三卷书信,皆被列入新约正典里。若望在戴克里先皇帝迫害期间,被放逐到帕特摩海岛,并在那里看见异象,写成默示录。
事实上,我们的信仰生活,尤其是司铎献身生活就需要效法两位信德的楷模,就如新编《天主教教理》所标榜的:一是古圣祖亚巴郎,一是新约中的圣母玛利亚,他们都以爱的回应,满怀信德踏上蒙召得救之路。
教父,就如我们在上期谈过的,是指对基督徒的信仰和教会的生活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教会作家,他们都生活在公元后8个世纪,甚至12个世纪内这段漫长的时期中,但是不包括新约圣经的作者们。
新约贤士们在一颗异星的指引下,前来白冷城朝见耶稣圣婴。他们不属于天主拣选的子民,却与这个子民会合(玛2:1-12)。然而,白冷城也是以色列南北国天主子民发生纠纷的地方。
在新约中我们常常看到法利塞人与主耶稣强烈为敌的描述。法利塞人,自称是厄斯德拉先知的继承人,在宗教的信仰上,执行一种严格的法律主义。
2.耶稣平息风浪(谷4:35-41;玛8:23-27;路8:22-25)由于这个湖泊位于地势低洼的裂谷中,群山环抱,经常突然发生强烈的风暴,在新约中就记载了关于耶稣平静风暴的故事:一次,耶稣和门徒们上船后
城市化与制度秩序的关系处处呈现出先知与国王之间的特殊关系形态;以等待弥撒亚(默西亚)为暗线的特殊启示预示了新约启示的耶稣基督。而整个福音书展示的依然是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