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生命之舟——蔚玛利亚一家的艰难人生
2016-09-14

这位才女在高中毕业后开始了文学创作,陆续在社会和教会的报刊上发表,特别引起了教会读者的关注。有读者坦言,就是因为喜欢蔚玛利亚的文章而期期都读“信德”。

缅怀中国教会的朋友林慈华神父(下)
2022-09-12

同年10月16日《纽约时报》在“读者来信”栏目以“是同中国和解的时候了”为题发表该函。在这份信函中,林慈华神父指出:“人有盛怒的时候,也有和解的时候。

关怀司铎的人际关系技巧
2007-10-08

他在八月廿九日的研讨会上发表这篇文章。  研讨会于八月廿七至九月一日在曼谷东南一百五十公里的帕塔亚赎主会中心举行。主题是「关心司铎,特别是处于困境的司铎」。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八:梦与兴衰
2023-02-17

(依56:10~11)因此武丁三年没有发表过任何言论,一切政务都由六卿之首的冢宰决定办理,他自己则到处留意观察寻找德才兼备的贤良之士。大臣们进谏说:“大王您不说话,臣下就无从接受教命。”

教宗方济各的“相遇文化”思想简介
2024-06-11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宗方济各于2020年10月3日在圣方济各‧亚西西墓前发表了他的通谕《众位弟兄》(Fratellitutti,以后简称FT)。

善表流芳千秋垂范
2010-12-31

现摘抄较有代表性的由香港天主教圣神研究中心汤汉主教发表的唁电:痛悉敬爱的段荫明主教离我们而去,同感惋惜……基督圣训使我们深信:死亡只把段主教尘世生命改变,他仍活着,且已在天父家中领受赏报

一位商人的信仰历程
2014-08-07

黄人酷爱文学和中国文化,《人民海军报》曾发表他的一篇论文《刀钝怪肉老》。

文明对话中的宗教因素
2012-02-23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以及华人公教团体
2004-06-14

所有收支,均在“牧灵通讯”公开发表,每年收支报告,均由专业核数人士核对,以示大公。1991年起,团体引进礼仪本位化的第一步,即在农历新年主日,举行“祭天敬祖”礼仪,以加深海外华人之认同中国文化传统。

人工智能与人类 —— 来自中西方的观点
2020-05-14

对于相互性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也有人从基督宗教视角发表了类似看法。人体角度以对老年人的护理为例,有效意味着需要全面,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身体接触。人类的彼此相遇从根本上来说首先是肉体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