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见中,教宗本笃十六世首先呼吁新主教们怀着「牧者的友爱之情」执行日常工作,为能常在与「教宗」和「弟兄们」的共融下行动,并且深耕他们与自己教区神父间的友谊。教宗特别问候了受苦中的中东教会。
教宗本笃十六世访问祖国的第二天活动是以一个令人感动的接见结束,他所接见的是一些神职人员性侵犯恶行的受害者。
当天的《若望福音》叙述耶稣行了增饼奇迹後,群众便往葛法翁去找他。教宗省思这段福音,邀请信友们在我们内与耶稣相遇,接纳这生命之粮,祂使我们坎坷的人生旅途具有意义和希望。
教宗良十四世在冈道尔夫堡的宗座堂区维拉诺瓦的圣多默堂主持弥撒,在弥撒讲道中省思了“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强调其目光透露出天主对我们的怜爱。
教会是一个以典礼为生活的团体,也更是以爱为宗旨的团体。将临期在教会生活中不是被动的等待时期,而是一个积极的准备时期。这不但要求信友在礼仪中有所表达,也要求他们在生活中有具体的实践。
因为在场的老传教士们,会更加明白老父亲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气的、被人遗忘的角色,他们将一生贡献的成果交到那些毫无经验,甚或乎是轻率鲁莽的接班人手中。
1.自我的挑战有一位法国神父名叫郭恩德(M.Quoist)。在描写司铎的精神时,作了一篇有名的祈祷词。他说:天主!为我实在很困难,我必须爱所有的人,但是却不可以单独只爱一个人;天主!
然而,这也是一条再正常不过的消息,因为曾经的一幕仍然历历在目———1991年,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杀死包括自己导师在内的5名教师和同学,最后饮弹自尽。
圣方济各的生平给我们提示了一种健全的独身模式(不健全的独身例子在教会史中罄竹难书)。独身这事不可等闲视之。坦率地说,有些简朴的生活模式,独身是必须的条件。
如果你是真信圣经,那你也一定是一个惨无人道的基督徒!因为你每天从我的面前经过,什么话你都对我说,就是不肯告诉我得永生的福音,也不警告我有地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