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上车之后,我稍微观察其他的乘客,除了我和几位同行的朋友外,好像看起来都是在地人,想要跟着其他观光客走的老招数,看来在此派不上用场了。
2013年夫妻俩散步时来到了西直门教堂,看见门开着就走了进去,一位老教友王先生给他们讲了很多有关天主教的信仰,夫妻俩感觉很有说服力,最后老先生说:我们这里有慕道班,非常欢迎你们来参加。事就这样成了。
可毕竟是历经风雨洗礼的老堂了,1992年,在本堂周学清神父的带领下,在爷爷的号召组织下,渡口广大教友齐心协力,开始了原址上兴建新教堂的工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愕然发现身边的老朋友们都变成了佛教徒。我们饭桌上的话题核心词经常是不二、空性、实相、出离等等。我从来没搞清楚这些词的确切所指。
这一点,我们真得向农村和渔民老教友们学习,尽管他们中很多人不识字,但是他们从小学习背诵早晚课、玫瑰经、苦路经、瞻礼经,每天按时诵念,从不懈怠。
安宁医疗之母赵可式博士在给学员们讲授与临终病人与家属谈到课程学习,唐山教区张建林神父说:课程内容包含的主题较多,从对内开展全人关怀:青年成长培训、家庭与婚姻辅导、台湾的教会牧灵福传经验,到对外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智障与安老服务
同时,教会造福民众,开办育婴堂、安老院、诊疗所、小学校等慈善、教育机构。特别是所开办的男女学校在我国西部地区最早开设数理化科目,引进科学先进的物理、化学仪器教学。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白吉太在老家待了几个月,教堂里供奉着圣体,虽然是老教友,他却不明白拜圣体到底有何含义,于是,他跟着教友们生平第一次拜圣体,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感到十分无聊。
学习后不久,唐山的刘景和主教到了我们村,在弥撒讲道中说:唐山有4万教友,神父才5位,而且都是老神父,而解放前唐山教区有80多位神父,而现今仅这几位神父,是远远不够用的,他鼓励年轻人去修道圣神父。
不就是图个他是老教友放心吗?不就是想离天主近点吗?不就是能多参与圣事吗?因为娘家是小堂口参与弥撒不方便。是的,我就这样抱怨,不停地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