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若14:1-12)
2020-05-10

信仰并非只为自己的好处而已,相信的人必须为信仰作证,把信仰传给他人,跟更多的一起分享天主的生命。这是耶稣受自天父的派遣,也是基督徒要继续做的“更大的”事业。

教宗方济各第36届世界青年日文告(2021年11月21日)
2021-11-22

那些自认为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一切,甚至通晓宗教道理的人,很难与基督相遇。如今失明的扫禄,不知何去何从。独自在黑暗中,唯一清楚的,是他看到的那道光与他听到的声音。

拉辛格:“触物生情,美的默观“
2024-02-02

今天,为了让信仰生长,我们必须引导自己与他人与圣人们相遇、与美相遇。然而,我们仍需要回应当下的一个反对意见。

遇翁得利:缅怀伯乐翁德光神父
2024-12-20

经常记住他人的一点点好,便能成就一个好人。在龚萨格大学学习英语的时光里,老翁始终没有忘记我。记得有一天,他孤身一人搭乘飞机,专程前往那里看我。

也为“空缺期”的宗座祈祷!(附:选举教宗的守密规定与应避免事件)
2025-04-24

我禁止任何一位参选的枢机无论是现在或将来的,及枢机团秘长处,为准备选举所需要的预备人员们,以任何借口,接受任何由政权来的“禁止”(Veto)或称做“排除”(exclusivo)“某枢机”,用文字、谈话、直接及个人的,间接由他人转达的暴露这种企图

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信仰起来——关于中国文化的“信仰困局”
2015-05-10

但是,基督教却完全不同,它要求必须完全出自每个人自己的自由选择,也完全不需要他人的认可。每个人都是极其自由的王,自己的信仰应该是内心中自由选择的结果,不能是被蛊惑的结果、盲从的结果、强迫的结果。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第二十七届世界青年节文告
2013-02-27

如果我们留意,也会发现许多其它的喜乐:家庭生活中美妙时刻的喜乐、分享友谊的喜乐、发现个人能力之际的喜乐、获得成就时的喜乐、受到他人欣赏的喜乐、表达自己时的喜乐、感到被理解的喜乐、助人为乐的喜乐。

一位百岁司铎的最后时光(及其骨灰下葬)|一位中年牧者的真情分享|神长老龄化挑战
2025-01-20

从此,郭神父必须完全依靠他人相助及轮椅才能下床行动。在其生命的最后18天时光(12月12—30日),病床成了他必须背负的“苦架”及净化其生命的工具。

基督徒合一祈祷周手册(2013年1月18-25日)
2013-01-26

当教会如同一盘散沙而不团结合一,社会因为偏见恐惧他人而分裂,我们可以在其中认出自己。然而,在此情况中,耶稣选择加入对话,没有采取高高在上的老师角色,而是与他的门徒一同行走。

特稿:在当今中国珍爱传统文化和加强基督信仰尤显重要
2013-05-23

毋庸多赘,我们单看这五伦,就知道现在社会的伦理道德已经被遗忘和丧失到何种程度,更可怕的是我们似乎也适应了这种环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似乎找不到应有的继承人,大家都为了个人生活而奔波忙碌,无暇顾及他人瓦上霜的社会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