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名是味增爵大家庭的亚纳・卡塔洛普(AnnaCantalupo)修女,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为贫穷的病患服务,尤其是战争中的孤儿,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途经该城的士兵提供灵性上的协助。
将自己放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看王侯将相的败落,看百姓的流离失所,看战争中几十万生命归于静谧,也看看自己同样社会地位的人,他们曾经活过,曾经体验悲欢离合快乐幸福,最后归于尘土的世间规律。
我继续为那些遭受苦难的人祈祷,并希望中东,处于困境的乌克兰,和其它身受战争之苦的地区,走和平的道路。
懒惰之战是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这是一场就连圣人也曾经历过的争战,因为在许多圣人的日记里,有几页记载着可怕的时刻,记载着真正的信仰之夜,一切似乎都是黑暗的。
钟楼后划归地区物资局,1968年文革的攻防战争中钟楼被毁损,不久物资局花了一万多元人民币才将其拆除,可见修得之结实牢固,据说是用糯米稀饭和优质石灰浆砌的,一万元的工钱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喔。
有人说,愤怒是一种可怕的罪恶,是战争和暴力的根源。《伊利亚特》的序言描绘了阿奇里斯的愤怒,这将是“无尽的苦难”的原因。但并非一切源于愤怒的都是错误的。
因此,曾经以狭隘眼光来看世界的教会,突然发现身边的世界有很多值得赞赏的地方。或许最重要的是,如今教会敦促教友将信仰带进世俗社会,转化这个沉沦的世界,而不是退避。
沃依蒂瓦教宗把这苦难献给教会和世界。」若望保禄二世始终与病患和最穷苦的人同在。他在美国三番市拥抱了一位没人敢碰的艾滋病童。
在那篇讲话中,教宗本笃十六世谈及教会倾向于「自我满足、在这个世界安顿下来,变得极端自负,并且把自己适应于世界的标准」。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世界主教会议亚洲特别会议后的文件《教会在亚洲》宗座劝谕中,提到在亚洲宣讲福音的困难:这实在是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世界的救主诞生在亚洲,而到如今,大多数的亚洲人还不认识祂(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