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鼓励司铎按梵二精神去诠释教会的完整教义,更要正视今日社会形势的根本改变,并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培养自己父性的情怀以牧养天主的子民,并借着一生的持续培育,让自己能有充实的文化修养、爱德的精神与灵修的浓度
颇有超前目光的李神父早就和会长教友筹谋划策,为美化圣地不遗余力、不惜投资,从千里之外的山东嘉祥购回特色青石板,铺设1000多级台阶;拓宽上山的路,使小车直达山顶;购置花木,派专人定期施肥浇水修整;制作宣传标语、以及包括圣经信理、教义教规等内容的彩色喷绘展板
读后,我深感这与我们教义中的博爱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基督徒还得加上一条:要爱全人类。正如《欢乐颂》高唱“一切人类是兄弟”!当今世界,不管在哪一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呼声,那就是爱的呼声。
他立即意识到圣神在会议中的临在,在祂的帮助下,大公会议阻止了谬误和教义上的偏离。
多年来,北京天主教发挥首都的文化优势,开展天主教中国化研究,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
这些工作不只是教义的讲授,也不能只依赖教会的灵修宝藏,还必须提供实际可行的方法、具体的建议、从经验制定的对策和心理方面的指导”(211号)。
作为神学家和伦理学家,“我们仍需纳入小德肋撒的这一卓越的直觉,并从中汲取理论和实践、教义和牧灵、个人和团体的结论。要做到这一点,需有勇气和内心的自由”(50号)。
网络上已有数不尽的有关教会的信息、文献及教育的资源:她的历史、传统、教义及她在世界各地、各领域的投身。因此,尽管互联网永远无法取代教会中唯有借助具体的、礼仪的及圣事的生活,方能与天主来往的深刻经验。
然而天主教教义明白指出:道德反映在“十诫”中是客观的,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是古今中外普遍认同的。
圣神是耶稣用来标记他的羊群的“皇家印章”,这一主题是该礼仪所赋予的“不可磨灭的特征”的教义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傅油圣仪本身就构成圣事,在教会的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礼仪团体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