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根据自己不能行神迹、周围的人不能行神迹、甚至全人类都不能行的观念,便推论出“神迹可能不存在”,继而推论出天主也不能行神迹的结论来。这样的逻辑思维,你看是合理的吗?
下班后不回家,买菜到堂里,有活大家干,有饭大家吃。看着饭桌旁谈笑风生的神父,我想到一句赞语:“其门如市,其心如水。”二、可爱的羊西堂的教友都不富裕,但慷慨异常。
奉命册封,按照明朝的官场惯例,受封者都要对朝廷派来的官员馈赠礼物,庆王当然也不例外,馈赠给徐光启二百金和币仪等礼物。徐光启分文不收。庆王又派人追送至陕西潼关。
姥姥生在清朝末年,由于家贫等原因没有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就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但是姥姥什么经都会念,且背得滚瓜烂熟,听母亲说那是小时候每天进堂听会的,姥姥就凭着这点听会的学问来教育子女。
不可否认,我们带罪的本性是不成全的,不完美的。罪恶,不仅有损于我们作天主儿女的尊严,同样会伤害弟兄姐妹间的手足深情。可能有人对此不以为然:我们取财有道,用财合理,生活有节制,哪有那么多罪啊!
如果我们做到了关怀他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就进入了使我们获得充分自由的爱的国度。
可见耶稣怜悯的慈怀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他的爱是纯粹的,是无边的。
慈悲是一项行动起来的活跃美德:请看看教宗,人家可从不停步!他不仅心在动,双臂、双腿、双脚、双膝也在动,躯体和心灵都在动,从不停下!他去会晤不幸者,会晤穷人,一秒钟都不肯停下来。教宗的力量来自何处?
若翰这样说:斧子已放在树根上了,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必被砍倒,投入火中(三10)。现在耶稣开始了祂的公开使命,但作风却截然相反;若翰感到万分痛苦,他处在双重黑暗中:牢狱的黑暗和心灵的黑暗。
若翰这样说:斧子已放在树根上了,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必被砍倒,投入火中(三10)。现在耶稣开始了祂的公开使命,但作风却截然相反;若翰感到万分痛苦,他处在双重黑暗中:牢狱的黑暗和心灵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