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了洪涝灾害的灾民们必须接受他人的帮助,并且需要互相帮助,才能抗洪救灾;遭受了其它神形灾害的我们也必须接受耶稣基督的帮助,并且互相理解、彼此担待,才能抗灾救灾。
我们给了他特别的关照和劝解,记得我还对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要多吃饭,多喝水,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身体,其它的什么也不用怕,你已经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帮助你的,虽然我们只相处了还不到24个小,但我们彼此都有了深厚的感情
在迦拉达书中,他写道:“弟兄们,你们蒙召选,是为得到自由:但不要以这自由作为放纵肉欲的借口,惟要以爱德彼此服事”(迦5:13)。
问她身体怎么样,感觉有没有好一些,这是我从来没有感受到的温暖,他们就像自己家人一样亲切”,从这样朴实无华的言语中,仿佛感受到袁神父带领堂里的家人,像温柔的细雨一样,润物无声的关爱身陷囹圄的教友,这不是正是“你们应彼此相爱
让我们与天主和好,我们才能与自己和好,才能彼此和好,甚至与我们的敌人和好。是的,天主的仁慈无所不能,它能解开每一个结,打破每一道使人分裂的围墙,消除仇恨和复仇的念头。来!耶稣就是和平之门。
尽管彼此距离很远,可是不同的基督徒团体之间的这种合一感在历史中得到了保持。在这一方面教父们的证据很丰富。
宗教在实况下,能够跨越民族和国界,超越时代和文化,使人与人能彼此血脉相连,实现一体之仁的互通;于是盼望着人人平等,尊重人权,自由共融。
在包括本质、天主性、灵魂和永生等根本问题上,它们与基督宗教不同,也彼此各异;但它们一致认为自我反省和以服务社会为中心的道德生活非常重要,尽管可能在理解上有所不同,但思考人际关系和生活的意义是它们的共同关注
就如耶稣对门徒说要彼此洗脚,由彼此洗脚延伸到彼此相爱。我们也是如此,通过彼此的足部按摩来实践基督爱的诫命。
倘若彼此多一点儿宽容,少一些苛求,生活会有多么温馨美好。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方丈,在巡视寺院时,偶然发现后院的墙角下放着一把方椅。老方丈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于是,他把方椅搬回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