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16:15)我们做文字工作的,也就是承接耶稣的旨意,服从基督的召唤,将天主是爱的喜讯传给他人。
此时,昔日的贤妻早已改嫁他人,在叩拜、陪伴慈母数日后,张老匆匆返台,从此,再未回到故乡,再未见过亲人。2015年7月1日,张老结束了在台66年孑然一身、孤寂孤独的人生之旅,安息主怀。
感谢天主的安排,让我成了门徒班的班长,有机会服务他人。这条侍奉的路实在是天主所引领的,因为没有主的引领,谁也不能肩负起这神圣的使命。
(罗14:4,13)这几节圣经是警戒基督徒不要判断人,这样不仅伤害他人,也会伤害教会的团结、和谐。除了天主以外,谁也无权对人下判断。我们应有的态度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有些青年需要他人警惕,以免陷入毒品的罗网;不幸身受毒品残害的青年则需要得到有效的帮助。还有许多青年因自己的信仰而受到歧视和迫害。教宗对这些青年说:不要让任何事物带走我们的平安。
你可以避开,与其他人提出更高的目标,揭露假神的面具,许多人现在跪拜他们面前。这将是一个生命时刻,深深扎根于基督内,显然被看作是新的事物,它会有力地吸引那些找寻真正的天主、真理和公义。
其实,面对苦难与不幸,尤其是他人的痛苦,一个人选择怎么做,也许这才是对一个生命的久远关系重大的,也许这才是慈悲、仁爱的神所关注的。
在教堂里,有对陌生人置之不理的,有对人出言不逊的,有在瞻礼及主日提前占位子不顾他人的……种种行为与耶稣对我们的教导是那么的不和谐。
对信友的生活来说,圣言和礼仪都是信友据以反思自身、关联自身与天主、接连自己与他人的系统性媒介。礼仪在使人融入,而圣言则在指明论述。
当我们送礼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感谢、欣赏、尊重和祝贺时,我们其实是在期待索取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上世纪初的人类学家马塞勒·莫斯则认为,礼物是一种灵魂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