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香港《综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课程及评估指引》选修部分“宗教与人生”的内容,其中一个学习重点正是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故有了这道讨论‘宗教与科学是否不能兼容’论述题的设计
方济各最后的祈祷便是咏唱圣咏第一四一篇。因了它是他死前最后的祈祷,这圣咏便能向我们启示他祈祷的奥秘。在死亡之前,方济各如同基督一样咏唱了这篇圣咏,在方济各的生活里,我们也能看出他的焦虑。
现年四十四岁的苏伟楠神父,一九九五年来港传教,一九九八至二OO三年在圣爱德华堂服务,后来到英国进修,O六年回港到圣言中学教英文。二OO七年开始学习服务船员,每主日到尖沙咀圣伯多禄堂主持弥撒。
沙拨提(PaulSabatier)也许是撰写圣方济各传作者中最权威的一位,论到方济各的传教热诚时写说:他满足快乐,越来越觉得必须叫别人也与他分享,并且要到地的四极去宣扬怎样获得这快乐。
四、由建堂热向福传热过渡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教会穷于应付的是神职人员的青黄不接、教堂建筑不足的局面,那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神职人员和建设教堂。
四、参与是次闭门会议的枢机团的地域组合是怎样的?
’(路四18-19)。
这令我们联想到圣保禄的话: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弗四5)。圣洗一词意思是浸入,事实上,借着圣洗,我们在精神上与基督一同死亡,并像祂那样从死者中复活,得以重生(参:罗六4)。
(连载之四)
记得在动乱年代,我们全家大小每天坚持围在奶奶的炕上共同祈祷,尤其是在四旬期更是如此。我能在上小学一年的时候就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其中大多数是繁体字,就沾光于跟奶奶学习经言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