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四:梦与感应
2023-07-12

道美国杜克大学灵感心理学专家李恩博士,研究心灵感应,极具成就。在我国古籍中,对于心灵感应的事实,有很多记载。上述几例,也可以证实父慈子孝,是最容易发生感应的确证。连载一

把基督的福音精神融入人生
2007-04-16

198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获公共行政硕士学位。曾荫权于1967年进入港英政府,先后出任多个重要职位,主要工作范围涉及财政、贸易等。

“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采访专家学者
2007-07-19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杨凤岗博士张士江神父发言的最后几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宗教组织做慈善,做公益事业,是在拾遗补缺,是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

怀念一位可敬的神父
2011-01-05

回忆总是发散的,总有感动的回忆浮现,现在教区的裴主教和西山的刘占富神父与神父都是同学,记得裴主教和张克祥神父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时候,那时神父正是大西山的本堂神父,两位老同学从山湾子来西山看他,他非常的高兴

青年禧年庆典守夜祈祷 教宗与青年对话(2025年8月2日)
2025-08-11

问题三:善行的召叫教宗,我叫威尔(Will),今年20岁,来自美国。我想代表外面众多、心中渴望更有深度的生命的年轻人向您提问。即使乍看之下,我们被认为是肤浅、轻率的一代,但我们仍然被内在生活所吸引。

特稿:新教宗将为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什么?
2013-03-20

当选后,首次公开会见伯多禄广场上的民众,方济各教宗不无幽默地说,他们把我从远方抓回来。他回来了,回到他父母的故国,回到天主子民团体的中心——罗马。

感悟主的恩典
2013-07-25

我们的灵命成长真的好漫长,就像出谷记中那背信弃义的以色列民众一样,痛苦时才会转向天主,其实,痛苦多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地走进主,没有学会舍弃和放下完全的依靠和仰望主。

最后的降福
2021-03-08

上主将您赐给他的民众,使他们沐浴在主的爱中。天主的慈爱永远长存。90多年,时光飞逝,已成了过眼烟云。

教宗方济各的“相遇文化”思想简介
2024-06-11

相遇和对话因此而形成一种“相遇的文化”,这意味着民众愿意以热情投身于涉及所有人的事项;这本身虽然不是善,却是一种实现公共福祉的方式(参见FT216-221)。教宗也鼓励我们在冲突与修和中迈向新的相遇。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二:梦与灵魂
2022-11-28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史都华·哈默洛夫教授读了彭罗斯的《皇帝新脑》一书后,他马上意识到在大脑中其实存在着这样一种结构,叫做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