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台湾纪行
2011-11-04

医者之楷模——范龙教友之墓在罗东灵医会陵园中有一座占地面积大于别人三倍的墓地,而且位于整个陵园的中央。令人奇怪的是墓主既非圣职,也不是会士。

《童贞玛利亚玫瑰经》宗座牧函
2025-02-28

而真福果(BartoloLongo)则具有特殊的神恩,是一位真正的玫瑰经宗徒。他的成圣之道来自内心深处听到了一个启示:「不论谁,凡推广玫瑰经的,必得救!」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六:梦与疾病(4)
2024-04-28

王叔和,虽然医学高明,但毕竟不是神仙,不能起死回生,而且人的寿命也有定数,遇到那些绝症病人,哪怕王叔和上肝凤胆,也依然无法挽救。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2008-06-10

他们选出9位,6个是歌星,一个总统,一个教皇,还有一个就是德蕾莎修女。  能感动一些人的人很多,能感动天下每一个人包括罪犯战犯杀人犯的只有她,德蕾莎修女。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以及华人公教团体
2004-06-14

在决定之前,两位神父联袂到路德、法蒂玛及法国圣女小德肋撒会院朝圣。目的是祈求天主的恩赐,使他们有炽热的心火,做好福传的准备,到澳洲传福音。他们乘船于1954年3月19日圣若瑟瞻礼抵达悉尼。

“圣灰”的意义与“圣灰礼仪”的沿革
2012-02-20

在第九世纪以后,欧洲基本上以完全成为基督信仰区域,因此成人洗礼渐趋式微,教会中的(成人)慕道期和公开悔罪的纪律也随之消逝,德国和法国民间由于不谙拉丁礼仪,而开始盛行克己补赎以求得修德升天的热心神功。

福传的几点感受
2012-08-27

十二世纪法国和英国的熙笃会隐修士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能爱的人永远不能认识天主。做主的工作和为主工作,需要我们时刻留意我们的渴望,这份留意帮助我们更好地效法基督的福传精神,这才是最好的福传。

罗马:教宗方济各接受«公教文明»期刊访谈
2013-09-26

在评论我发表的一篇文章时,教宗告诉我他喜爱的两位当代法国思想家是亨利·德吕巴克(HenrideLubac)和米歇尔·德塞尔托(MicheldeCerteau)。

圣地之恋 (二)
2002-07-10

鲁卡司修士介绍说这座圣堂是二战结束后,由德国50名青年与法国50名青年(二战中德国和法国是死对头)在泰泽修士的带领下一起盖起的,表达世界青年对和平的渴望与贡献,所以圣堂取名为“修和堂”。  

在异国他乡四十个月的所见所闻
2003-03-18

一位翻译陪我上街,当车到市中心法国大使馆门前时,一座雄伟、壮观、高耸入云的大教堂映入我的眼帘。教堂顶端三个十字架闪闪发光,堂正面中部有彩色雕塑的天主像,看到这些我内心非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