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日本圣衣会奥村一郎神父著作,由芎林的一位修女翻译。奥神父于八十五年前生于佛教家庭,廿四岁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次年领洗,三年后加入圣衣会。
两位门徒,一位是马尔谷,他是伯多禄宗徒的门徒,他收集和撰写了伯多禄宗徒向罗马信友宣讲的耶稣言行的著作,称马尔谷福音;另一位门徒是路加,他是保禄的门徒,他收集和撰写了保禄宗徒给小亚西亚说希腊语信友宣讲的耶稣言行的记录
那些公文和著作里不可能也不应该使用带有亲切和尊敬意味但不能出现在正式书面场合的神父/father,而应该使用priest的对应词。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个词被翻译成了神甫。
再从利玛窦的《天主实义》中,明确天主实义是一部经典的中文教理著作,也是首次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全面介绍基督宗教的成功尝试,在中国四百多年的福传历史中具有卓越的学术地位。
他对自己濒死体验的描述纪录在菲力普.伯尔曼的著作《回家之旅》中:我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全都融合在一起。时间似乎已停滞,过去、现在、未来对我来说已完全融合在没有时间概念的一体中。一刹间我看到自己整个一生。
这样的努力成果在他的神子圣多玛斯·阿奎纳的著作中达到巅峰。事实上,圣道明一直努力派遣他的会士弟兄前往重要学府研究深造,当时的法国巴黎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就是欧洲最著名的大学所在地。
该文除介绍徐光启生平著作等历史外,尚介绍他的灵修标竿“献心诵”:至圣之心兮、仁爱泉、圣三之宫兮、重生原……徐光启的献心诵被收录在1991年12月上海教区出版的《要经汇集》中。
在这三年中,教宗心里一直有三个图像在引领著省思,分别是:费里尼导演的电影《大路》里的傻瓜、画家卡拉瓦乔笔下的《圣玛窦的蒙召》,以及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白痴》。这三个图像传达出意义、召叫和美。
我自己手边经常也使用类似书籍,比如与沙漠教父相关的《成为火:整年与沙漠教父母同行》(英文),以及由圣奥斯定著作汇编而成的《与圣奥斯定每日同祷》(英文)。
他们的著作翻译成中文,在台湾,也有人引用为教学的参考资料。尹玮玲已经回到天乡,享受永恒的福乐。他们夫妇鹣鲽情深,想必会在天乡祝佑她深爱的吉姆也如同天使,继续为他们所衷心关怀的华语教会祈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