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著作有:《当代名人特写》、《中国孤儿》、《佘山导游》、《梵蒂冈一瞥》、《甘地自传》、《百龄老人》、《苏联音乐》、《马相伯学习生活》、《生命》等。
2012年,金主教发布了第一本自传《绝处逢生1916-1982》。书中讲述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他的一生都在保持对基督和教会的爱,保持对祖国和中华文化的忠诚。
她的自传“心灵小史”及灵修“小径”的价值在今天特别牢记在人们心中。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她的灵修精神呢?
教宗就圣奥斯定的旷世巨作《忏悔录》评论说:“这是一种自传,却是以同天主对话的方式写成的。
施泰因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哲学家,在阅读了圣女大德肋撒的自传后,于1921年皈依基督。后来加入科隆的加尔莫罗修会,1942年同她的姐姐罗萨一起在奥斯维兹集中营殉道。
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无不禁教,但禁者自禁,传者自传,至清末方渐复生,并有所发展。
我曾阅读精研佛学的已故熙笃会士牟敦(ThomasMerton)的自传。书中,他以禅的方式提到,当他自己离开人群时,他更感到接近人群,怀抱人群。
其中许多枢机主教,本身就来自传教区国家,他们定期召开会议。圣部常务工作,由部长枢机主教以及其他长上按照各自不同分工领导。
她在《自传手稿》中写道:“我了解,教会有一颗心,而这颗心爱火炎炎。”她又表明:“在慈母教会的心中,我是爱!”
这和中国天主教目前的三自(自立、自养、自传)原则有难以消解的矛盾。1950年代:中梵断交梵蒂冈承认台湾政府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建造教堂并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