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天主教作家张若谷
2017-08-01 10:47:43 作者:张晓星 来源:《信德报》2017年7月16日,26期(总第730期)
我的祖父是天主教作家张若谷,圣名马尔谷。我的老家在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西八灶,现在是南汇区横沔乡沿南村,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友聚集村,村中原有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当地人称之为张家天主堂,我的祖父张若谷就诞生在村里一个热心敬主的老教友家庭。
祖父张若谷,自幼受到父母良好的文化教育。早年就读于天主教徐汇中学,深受爱国老人马相伯思想的熏陶。1925年毕业于上海天主教震旦大学。1926年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1927年任南京革命军日报编辑,1930年任古巴驻华公使馆秘书,1932年任上海大晚报记者,后遍游欧洲,并至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学习,在比利时读社会学和神哲学,1935年回国任上海时报记者。1933年,在罗马时,采访了教宗比约十一世,获念珠一串,教宗用法文回答祖父的采访,并表达对中国广大教友的关怀。1936年,祖父任《南京朝报》主编,后改任上海神州记者,创办“大上海人社”、并任“大上海人半月刊”主编。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中美日报》创刊,祖父应邀入编《马相伯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马相伯学习生活》(上智编译馆)等等。
1943年,佘山圣母大堂由罗马圣座册封为乙级圣殿,成为当时整个远东第一圣殿。为激励和方便教友到佘山朝圣,祖父创作两首佘山圣母歌(作词及谱曲)。一首是目前江南教友常唱的“圣母圣母听我祈祷、我要圣宠向你讨……”;另外一首是:“佘山圣母听我等尔,保护降福一众教友,真是一个好母亲,个个全被保护……”这两首圣歌,收录在1947年出版的《佘山导游》一书中。祖父张若谷虽已作古,但他创作的佘山圣母歌,通过北欧天主教会制作了CD。
抗日战争期间,在《中美日报》上,祖父用中英两国文字发表了大量抗日救亡的文章,汪精卫恼羞成怒,将祖父张若谷列入82名抗日分子的黑名单,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1941年9月24日,祖父张若谷在上海法租界,因“抗日救国罪”被日本宪兵会同法国警务当局逮捕。当时全上海各大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导。《平报》、《新闻夜报》、《申报》、《大晚报》、英文报刊《字林西报》、《邮政信使报》、《中美日报》等中外新闻媒体大造舆论,积极营救,才迫使日方和汪逆不得不放人。而祖父在日方监牢中,仍天天诵念早晚课和玫瑰经,天天祈祷,使日方和汪伪特务大为惊奇。
1945年抗战胜利后,祖父至南京任南京教区总主教私人秘书,天主教《益世报》南京版编辑。祖父一生出版了几十本书籍。三十年代著作有:《文学生活》、《艺术三家言》、《音乐ABC》、《歌剧ABC》、《到音乐会去》、《都会交响曲》、《新都巡礼》等等。1937年,被杨家骆先生列入《当代名人图鉴》。天主教方面的书籍有:《佘山导游》(南京出版社会,1947年)、《梵蒂冈一瞥》(上智编译馆1926年)及《百龄老人》传遍了全世界。
四十年代著作有:《当代名人特写》、《中国孤儿》、《佘山导游》、《梵蒂冈一瞥》、《甘地自传》、《百龄老人》、《苏联音乐》、《马相伯学习生活》、《生命》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祖父天主教作家张若谷一生的真实写照。
张若谷与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