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基督教报》报导,中国知名国际经济学家赵晓日前论及中国基督教的发展。
日前,著名青年经济学家赵晓指出,未来15年到20年是中国福音化的关键时期,基督徒人人当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50年之前的梵二会议为今天的中国教会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从某种角度而论仍然是一个新的事物。个人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制约了中国教会对梵二的接收:中国教会的历史,特殊的政治背景,神学团队的缺乏。
他对中华文化的敬畏,对中国教会的关心,令很多人为之动容。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以其巨大的冲击波震撼着华夏大地。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中国佛教界有哪些抗战言论和爱国义举?
1.中国修道人现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无论在教育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突飞猛进的发展,宗教比较自由了;修道人接受培育的机会多了,慈善事业也不断兴起,可是修道人服务的精神品质很差,教会的许许多多的男女修道者表现的人格都不够完善
中国在50年前曾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在国共两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经过8年抗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2年3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统战部十二局一级巡视员、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劲一行人到访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就如何办好宗教院校、如何培养宗教人才进行走访调研,并参加调研座谈会。
似乎天主教会与中国元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偶然一次朝圣途中的见闻让我完全否定了过去的想法。前年,借朝圣的机会,我们参观了上海董家渡天主堂,这是上海教区第一座主教座堂,肇始于1847年。
一、中国改革开放后终身执事在教会中起到的作用。